Jahaha wrote:剪影兩張....還有...(恕刪) 其實我很想問問有沒有Konica AR 21/2.8的一公尺距離近攝Full Size照片可以給我參考看看他的解析能力最近一直在eBay上猶豫到底要收Konica AR 21/2.8呢?還是Biogon結構的Minolta Rokkor 21/4好?
Tsubasa~翼 wrote:其實我很想問問有沒有...(恕刪) T大你好,目前我似乎沒用這顆照過主體是一公尺的照片,有機會的話照出再標示出來作為參考。幾張接近最近對焦距離(20cm內,放大倍率1:2)可參考我的flickr中Konica AR 28/1.8相簿Konica AR 28/f1.8Minolta MC rokkor 21/f4我沒研究過下面相片沒甚麼調,僅LR銳化調30f2.8f4銳化30大概是這樣f11大概這樣(這張有一點under exposed)這顆以我的需求夠利,但比他利的鏡頭多的是(如contax G28)...他的優點是很全面,可近攝、色階變化、解像力等都有一定水準,分開來看的話不見得都是前段班。鏡頭本身發色偏清新,需要濃豔的話要靠後製...後製的話,配上NEX-7有非常大調整的範圍可運用。
謝謝Ja大分享, 學到很多, 那網站的資料也很詳細, 目前考慮AR UC Hexanon 28mm版本, 記得M-Mount也有一支UC Hexanon 35mm的, 評價很好, 但現在炒到快50000台幣, 買不下去了.我目前人在美國沒有錯呀, Ja大好厲害可以看得出來! 剛去eBay看了一下, AR 28/1.8價格約在750美金到1200之間, 也是不便宜呀...今天風大又有雲, 所以想試試VM15加ND filter, 拍了之後發現... 入塵還真不少, 用HEPA吹氣球吹了還是有一些, 不知大家都是怎麼清Sensor的呢..?對了! 或許大家都已經知道, 但還是分享一下. 新的firmware在拍完長曝後可以馬上預覽, 先前都不太想拍就是因為一張30秒長曝要等將近30秒才能預覽, 日落前拍的話沒幾張天都黑了, 真高興Sony解決了這個惱人的問題!
KHS0202 wrote:謝謝Ja大分享, 學...(恕刪) K大你好,35/f2在Konica AR也有一管,和M mount的品質哪個好我就不確定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兩管都是高品質好鏡。有掛UC的價格被炒的蠻高的(我很幸運買到算很便宜的價位),其實沒掛UC也都有一定的品質,還是看焦段挑選比較適當。清sensor蠻多人(包括小弟)是直接拿3M無痕膠帶黏,網路上蠻多分享文,不過第一次清會有恐懼感長曝的延遲其實把長曝雜訊消除關掉就可以馬上預覽,而且近lightroom消雜訊的效果還比機身好些。新韌體包圍曝光有點類似讓RAW可拍HDR,我覺得很實用。雖然只能到3eV,不過反差太大不想搖黑卡時,取亮部曝光,用了以後回去LR拉曲線也變的比沒用包圍曝光前自然。
Jahaha wrote:K大你好,35/f2...(恕刪) 測試E16+ECU1外掛後感覺銳利度跟E24一樣...0.0"是NEX7太猛.?還是鏡頭太猛?還是我木眼~XDJPG直出~機身HDR機身H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