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請益:A9 或 A7r3 的鳥眼追蹤可靠嗎?

akouuser wrote:
請問a7r4的apsc(恕刪)
天生已定,即顆粒純度相同,不變!

早已在a7R4蓋大樓分享的...看看它的高ISO;
2020.05.08 AM 06:20 在雙溪公園裡的「翠鳥」
Sony A7RM4 & SEL70200GM+SEL20TC Open APS-C

(點擊為RAW+JPG之26MP原生Jpeg,ISO3200、中性風格、未後製。)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kouuser wrote:
請問a7r4的apsc模式會因為sensor本身是ff的關係,而有更好的iso純淨度在apsc模式嗎?🙏

a7r4的apsc模式就是全幅的圖在相機內部「裁圖」成APSC的大小而已
高ISO純淨度是相同的~
AbdA wrote:
最近最新的LR,已有增強4倍畫素的新功能,24MP可變96MP,則更好裁切與用力去除噪^++^(恕刪)

謝謝情報
剛剛去測試新版LR
這個AI增強畫質真的超級有感,
看來接下來對相機配備真的欲求真的會降低很多~
做了一些功課
發現國外很多人提到A7R4配合100-400 或者 200-600
很容易有對焦失準的問題,並且都回報給Sony
但是現在好像還是沒有一個解決方案,不知道台灣的用戶有過這個問題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yidTJPCHuY
akouuser wrote:
很容易有對焦失準的問題,並且都回報給Sony
但是現在好像還是沒有一個解決方案,不知道台灣的用戶有過這個問題嗎?
到a7R4蓋大樓爬一爬,幾乎有貼圖分享的,都有談到這問題!

主要是會Lag、黑屏,與a7R4畫素更大,再加焦距也更長之下,最容易有晃動的影響為主因!而幾乎每種機型,都會有這些因素的問題,所以要平常心看待。

而用機械快門,還有一個更難避免的微共振現像,所以要用電子快門也是其中因果之一,但又會有高動態之下果凍變形嚴重的後遺症。a9、a1的難得,就是用記憶堆疊功能,去克服以上諸困擾,目前就是EOS R5也不行,才會在尚未問世的EOS R3也要用此法來跟進了。

所以這些並不是只有Sony獨家一般機會,而有晃到就是刪,就是要一搞再搞,只在成功率的高低好壞上罷了。

不然以打鳥言,每每去拍,都嘛要暴卡而後已,拍那麼多,也都只挑個幾張出來再玩一玩,而這就是別人可看得到的……最精準美好者

BTW
我上圖的翠鳥,是用這組7.5Kg的重腳架與強力油壓雲台,再加快門線所拍,不會晃到模糊的話,就不用再另花8、9萬元費用去搞定(而也僅限在拍呆呆鳥時,如有用手去扶持,會糊也難免只是可以較少!)

再說真格的...以您之要求,a1的性能都不能被接受的,因為我還是認為a1還沒有a9的合焦精準與質精,因在高動態之下,會不準焦的、糢糊率高的比例也不小。

再提示一下,要去鳥場經驗一下,即在各家器材的集聚之下看看,從鏡頭的最前端遮光罩到機身本體,要多重附加固定與加強防震墊比比皆是,而目前唯有用Sony的a9與a1在這方面可以較省!

800mm在高動態連拍之下,又要能張張精準是很難得的...
Sony α9II & SEL400GM+SEL20TC

1.以上連拍圖片,是在LR上由橫拍轉直,再由直轉橫而成的裁切方式。
2.而在圖片上點擊,可彈出原框副4K大小圖片。
自感這一張姿態最美也最「仁」(清晰銳利之意)

(由上圖再次裁切放大,點擊為3:2。)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kouuser wrote:
做了一些功課發現國外(恕刪)


如果你拍照都在"大太陽下"而且"只拍靜態"的,拍鳥才會去買r4.....

高畫素高對焦能力並存的,目前只有A1、R5及D850

其他的,就算了.........

除非你跳家,且直接走向A9或A1

要不然R6繼續用,想辦法買中古的500-600砲才是正道
基本上機身性能要A1或A9才會在對焦上比R6更好
A6400或A7R4都是倒退,雖然也不是說不能用

RF鏡頭是貴,所以EF的炮鏡可以考慮的,甚至很多鏡頭在R6表現下會比5D4更好
像300F2.8,400F4,500F4等等也可以考慮,要更遠就配增距鏡
不過一般再增距也就800水平極限,再遠你打飛鳥太慢,打林鳥也不一定用得上
如果是嫌太重,300F2.8,400F4也可以了

全套換我是建議A9和A6400配合一起買
yang stephen

拍的準不準才是重點.....那個框有沒有在眼上....一點也不是重點.....如果是拍靜態,這樣還拍不準,那是人的問題。如果拍動態,你要有跟得上鳥的對焦系統及夠快的手讓他不要出框,遠比什麼眼對焦重要

2021-07-18 14:32
flody

飛鳥對眼是要爆框嗎,那不用拍飛鳥也可以

2021-07-18 17:16
謝謝 各位伙伴的持續分享

最後,小弟購入的組合是A7R4 + FE200-600G

先講講機身,61MP是真的很好用
給我在後製裁切上面有很大的信心
但是,就如同上面很多夥伴提及的
在對焦林鳥上面,跟EOS R6對比,真的是一個大降級的體驗😓
沒有鳥眼對林鳥是真的滿不方便,今天也錯失一些準焦的照片

我的感覺是,「追蹤AF」就如同C大提到,似乎真的在林鳥上面真的沒什麼機會發揮的好
林鳥一下跳來跳去飛來飛去蠻難追的。
然後使用「擴充彈性定點」有時候會對到鳥肚,鳥頭那邊就失準,有點可惜
所以我今天最後都是用「彈性定點S」來對,真的對的是蠻累的😂
只能說還好照鳥的構圖可以比較單純,反而準焦是最重要的
所以也想請教對於林鳥上面,有沒有技巧(對焦方式/設定)可以比較準到鳥臉上面呢?
我知道我的認知或者技巧一定有些問題,麻煩夥伴們指導指導😂

機體方面,真的感受到大家對於顯示螢幕的痛,很不精緻+沒有觸控實在很可惜
另外就是那個握把的部分,那個凹的位置做的實在很爛,我中指今天用下來一天已經紅腫了
沒用過那麼糟糕的握把😂

鏡頭沒什麼好太挑剔,價格還有畫質都是一時之選了
只是拿到手發現有很明顯幾顆灰塵在鏡頭尾巴內部,不曉得需要去在意嗎???

小結:
我覺得我這次的體驗,如果先前用EOS R6是70分體驗
那麼這次換系統大概提升了15分吧,85分,剩下要提升的,只能上A1了
(對我目前而言還是很想要鳥眼,在林鳥是真的好用)

61MP實在很爽,只要準焦就是數毛,虛榮感著實滿滿
內變焦600mm也是好用,但是有考慮要上獨立腳架。。
因為在沒有鳥眼對焦的幫忙,改用單點去對鳥真的很吃手持穩定,我是屬於點按的那種,覺得對到了才會釋放快門,常常這樣沒對上就錯失一些很好的畫面。

幸運的一天拍到滿少見的Indigo Bunting
照的時候真的蠻緊張,因為這鳥少見,新機器又怕失手
的確也失手了很多,由於我對於對焦系統的掌握度不好,最後還是切回去單點對焦(s) 救回來幾張。



akouuser wrote:
對於林鳥上面,有沒有技巧(對焦方式/設定)可以比較準到鳥臉上面呢?

試試看陷阱式對焦?
用高速記憶卡連拍衝下去...


已經提醒過鳥眼對焦方面必定是降級,
只能靠技術彌補機身差距~
多練習手動對焦囉~


akouuser wrote:
61MP實在很爽,只要準焦就是數毛,虛榮感著實滿滿

可以試著用LR再提升四倍解析度...
akouuser wrote:
沒有鳥眼對林鳥是真的滿不方便,今天也錯失一些準焦的照片

這問題在我第一跟貼(第#4樓)都講了很清楚用法了……

只是有沒有去善用,而我要再強調鳥眼功能只是噱頭,反而較浪費系統資源。而可用的光源靈敏度很重要,相對同級的EOS R5就勝在這裡,而處理速度又更快而已。

另請到a7RM4蓋大樓,爬一爬……我如何利用AF-C追蹤功能,有完整與補述說明?這很多人私訊,因搞不來所以再作了補充。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