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樓主的分享。比較著重在錄影的部份,視覺上,在「(4K 30fps / Test B) 的溪水、左右側大樹」及「(4K 30fps / Test C) 的溪水」畫面皆有一種拖頓感(*不連續感),另外「4K 30fps / Test C」也有畫面連續瞬間閃耀的出現,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相機僅支援「4K 30fps」的關係。「4K 30fps / Test B」-「4K 30fps / Test C」-
APS-C系列鏡頭有沒有機會掛GM不知道目前E環放上AA鏡片的鏡頭只有16-70/4這顆蔡頭可是它的實力跟價位 大家也鞭的差不多了起碼16-50/2.8G我覺得值得擁有掛標的實力(不掛也無所謂啦 因為我也不太喜歡)如今總算擠出一顆恆定 又被大家說不如上FF再鞭一次這鏡頭是來晚了沒有錯 在A6500就一起發表比較恰當只能說集火在FF市場 失去另半邊也是合理的富士我就是在說你 那鏡頭群真香阿以往E環常被酸只能玩定焦這次真材實料的變型抑制跟畫質覺得滿意的散景較為輕量化的設計與尺寸當初台灣售價公布時 我還覺得不太可能但$1400的價位起碼給個OSS吧雖然身為A6500用戶覺得經濟實惠卻覺得較為低階的用戶選擇被犧牲了難道A6000/A6300用戶不值得擁有一顆鏡皇嗎?台灣NT34880這佛心價到底是...那A6600是不是也要...
evan0731 worte:想請問各位大大,如果已經有了16-70ZA,還會想入手這一管嗎? 如果有打算進到FF 那就不會有想買吧畢竟E-mount FF有 tamron大三元(目前出了兩支,下個月應該會有第三支)屁股超人 worte:E環常被酸只能玩定焦這次真材實料的變型抑制跟畫質覺得滿意的散景較為輕量化的設計與尺寸 跟自家的SAL比 並沒有變小,還變長,重量也才差A環約100g出頭價格可以說是差距近兩倍,SAL16-50搭機價才1.8W,現在二手賣6K才賣的掉...屁股超人 worte:如今總算擠出一顆恆定 又被大家說不如上FF再鞭一次這鏡頭是來晚了沒有錯 在A6500就一起發表比較恰當 SONY每次都搞錯方向也不是第一次,大多APSC E-mount 使用者,只是想要一支標準等級跟SAL16-50F2.8 差不多的平價鏡款,會守在APSC無外乎 1.沒錢 2.想要輕便結果等了那麼多年等不到,當出來的時候貴到嚇死你...,更不用說來要發表的A6600會是哪種誇張價格,在怎便宜 A6600+SEL 16-55 F2.8 G 價位都會相當 A7III + Tamron 28-75 F2.8 不遠,但論功能、畫質,A7III 幾乎完勝不用比 物理限制就存在這裡,這點體驗深刻是因為,上月才去國外拍,A6K跟A7III 同樣條件拍下去放大一看就是差在那,新出的APSC 只有體積、配給新的對焦功能有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