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A7R3 降1W5

個人感覺較不像因應nikon,而是R3差不多就是該降了,因為比R3早出的A9之前就降了,也算差不多時間了,總之早買早享受,慢買享優惠,狂擠牙膏也算消費者福利,畢竟會跳過來使用也是看上這點

lanbura wrote:
個人感覺較不像因應nikon...(恕刪)


N家8/23,C家9/4出新機

S家出來一年的機器用降價應戰

這很正常

第一年賣的,已把研究經費攤提完了

後面開始拿少一點,這也無妨

C,N家旗艦若有後繼機也掉很快

兩年後定價掉25%也很正常

只是這次d5兩年到卻沒有後繼機

所以公司貨"只掉"20%出頭

等到Nikon跟Canon無反出來後,
兩者無反不會走比SONY低的路線,因為本身擁有者不少,
谷底反彈會拉走很多原本被妥協的客群回籠。

以SONY作風來看...初期用A7R3降價,
實際開戰會是把A73先降價固低價佔有率,
然後年底A92跟明年初A7R4就準備要發表出來抵制兩者機款的發售期...

以往SONY可以以養待戰,
今年兩龍頭終於出來應該感受到刺激了,
尤其高階無反市場已經停滯很久了,
擴大市場很難,被瓜分生意可能性高。

如果高階市場無法突圍,
SONY就只剩廉價全幅(CP)的品牌形象了..

airsmario wrote:
等到Nikon跟Canon...(恕刪)

airsmario wrote:
然後年底A92跟明年初A7R4就準備要發表出來抵制兩者機款的發售期...


明年初A7R4就要發表拉? 有這麼快嗎?

airsmario wrote:
SONY就只剩廉價全幅(CP)的品牌形象了.....(恕刪)


SONY 在相機市場有幾個優勢

1. 自產 Sensor 還有多得可以賣,成本低,就算不同Business Unit 帳務分開計算,也可以以極低價格取得,並且可領先研發和客製化時程,對於Time to Market 來說別家就是落後一個世代,至少一年半的時間,等到別人也上市就用降價卡結束這一回合並準備下回合輪迴,對手永遠在紅海廝殺,就算賣得量多獲利也有限

2. 沒有DSLR包袱,全面放棄A環,集中人力資源在E環上,這點對手很難跟進,以C家來說,EOS-M雖然賣得好但是無法取代EF環的營業額,導致要全力進入無反市場勢必自己家裡面互打,在大公司裡面內鬥永遠比外鬥內行,最後結果通常是各退一步無所作為;N家更保守,出無反已經是絕地反攻了,如果沒有成績可能會步上一吋J的後塵.

我估計SONY之後的戰略應該是加速出機速度,原本旗艦機兩年週期改為一年半或更短,每次只要小改維持原價,舊款降個15%,讓對手在價格戰中煙滅


abso0408 wrote:
SONY 在相機市...(恕刪)

您對CANON再MILC的操作有很大的誤解阿...

1.CANON從EOSM到M50都是自家感光元件

2.M50反而比DSLR更早配上新的處理器,定價上幾乎讓人沒有理由去買百D系列了..

然後新機發表維持原價,舊機砍價正是C家為何在日本市佔率飆升的原因。
因為M2、M3推出以後初代M直接降到萬元以下...

窮苦人 wrote:
您對CANON再MILC...(恕刪)

EF和EF-M接環不同
這也表示
捨棄百位數機身 而選擇M接環的使用者
將來升級機身效能更好的DSLR成本將會增加(連鏡頭也要重買)
加上其他因素
長期下來 對CANON其實也不會更好

全幅無反出來更是如此
CANON必需要在全幅無反裡再開發旗艦級鏡頭嗎?
全幅無反還能像EOS-M用低價搶市嗎?
光是影響自家的全幅單眼就吃不消了
還要對付只有單一接環的SONY?(A環無視中)
就算是生出了一台很好的機身
但鏡頭未來情況不明要怎麼叫使用者買得下去(SONY一開始也被酸這一點)
這也是C/N現階段尷尬的地方
honsaki wrote:
明年初A7R4就要...(恕刪)



以A7R3角度來看,嚴格來說進步很小,
都是沿用R2零件然後做到讓高階玩家在面對工作時「基本OK」的完整
至於A9則是水溫居多(堆棧式感光)。

這兩款就算明年換全新科技上場,其實也不太令人意外。
我認為SONY從A72到現在應該就憋了不少科技以及用戶回饋,來準備迎戰兩家來襲。
c230 wrote:
EF和EF-M接環...(恕刪)

前提必須建立在
1.CANON只打算推出低階機身上面,
2.未來高價位機身會取代入門款成為主流市場

假如市場上主力消費者是,機身只花2萬元,
鏡頭只買1-2個用的順手的,甚至KIT一顆打天下,那自然CANON的政策是正確的。
畢竟CANON那幾顆鏡頭(11-22、22、18-150)CP值確實是高。

以目前日本來看,中低價位機身配KIT鏡應該還是主要趨勢。
反正CANON現在應該也不急,就看他如何出牌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