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終於出現了,只是沒想到挑的對手是A7RIII

從頭看到尾~~ 居然 沒人提 兩張曝光值(EV) 根本不同 ~ 這在比啥??

chuck5669 wrote:
難怪...看一下他...(恕刪)


哈哈,逛久了就知道了,見怪不怪。
邏輯不清楚又愛嘴,被打臉也是常有的事。

Mosaic wrote:
從頭看到尾~~ 居然 沒人提 兩張曝光值(EV) 根本不同 ~ 這在比啥??...(恕刪)


華偉那張應該是用疊圖合成HDR方式,比EV值可能沒什麼意義.
好奇的是一般87%不會修圖的民眾應該用auto JPG直出才是.
為了要強調自己的意圖採用強烈對比得手段,應該是台灣目前最流行的歪風.

不過話說回來,擁有專業攝影知識賀老師說的奧義不是我們凡夫俗子可以領悟跟挑戰的.
請大家尊重專業.
「不會拍照,不會修圖,對相機不怎麼熟的人」不是都會用自動拍照嗎?誰會自找麻煩選手動?
這樣的比較~~真的沒救了!~~~
如果都是Auto的比較~~我想結果應該不會是這樣~~~~
只是敢不敢拿出來比~~~~~~~~~~~~
他真的懂什麼是RAW檔案嗎?

一般顯示器使用色元三要素進行顯示,顯示範圍為每個顏色8bit(0~255)。因此,全彩通常會稱24bit影像。
而以Sony 拍攝RAW檔來說,單一波段是紀錄14bit(0~16383)。假設我要將這個範圍硬塞給8bit來顯示,只能取其中的8bit進行顯示
這個就只能選擇固定的高動態範圍,或經由動態範圍來決定到底要取那些範圍,也可以等比拉伸等方法來讓這張影像顯示。
如果你沒有將這個動態範圍調整好,只是直接打開,通常的做法就是掐頭去尾,中間在做等比拉伸,這樣只能說就只是把圖顯示出來,
並不能將這張拍攝的影像完整顯示出來。
再者為什麼單眼等專業相機都要拍攝大於8bit影像呢?間單來說很多暗部跟亮部並無法由你拍攝當下的場景來決定要取的動態範圍,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更多的擷取範圍將這些可見或不可見的資訊,轉成數位方式來記錄,在必要時可透過後制來決定你要顯示的動態範圍
以結果論來看他的行銷測試算是成功了
一個沒有任何參考價值的測試圖
都能被轉來01引起那麼多頁的討論
他已經成功達到想要的曝光度與話題性

arclen wrote:
之前就覺得會發生手...(恕刪)


不會拍照用M也算,晚上拍不懂調高ISO也算,但不會放大買A7R3因高像素而那麼貴的原因是甚麼? 買的那個可能因錢多無處花,但用的那個再和手機比才「專業」。
是不是只有小弟我覺得A7R3拍的比較好?
即使是樓主貼出來的圖...
M模式...難怪叫新手....很故意...
懂得調三圍再來選M模式好不好....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