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lin95 wrote:影片15:22~17...(恕刪) 28甚至35而言原來就不會有很嚴重的紅移吧,一般都是25以下甚至是21(含)以下才是紅移重災區。但是紅移都相對好處理,變焦崩壞才是無法修復的。
來更新一下資訊多媒體展試用機畫素開最高沒問題< />< />人臉及眼控確實如我猜想的< />須使用對比對焦才能進行判斷< />不論是 />< >>< />< />老實說只比 />< />提供參考摟 展場這邊還可以接預購單
實際上用在A7R上時,G28的紅移及邊角崩壞很嚴重,G35倒還好,沒有紅移情況但邊角畫質明顯下滑了。希望A7RII可以讓這些RF廣角銘鏡再度復活,雖然單就畫質而言有很多現代鏡頭早有了更好的表現,但有些鏡頭的確有它獨特的個性在。
Peterlin95 wrote:影片15:22~17...(恕刪) 接續這影片後面測試部分皆是以70-200mm鏡頭測試1.原廠鏡FE環及A環分別轉3代及4代http://v.qq.com/page/o/n/e/o0158pt49ne.html2.metabones 4代轉接canon 70-200mmF4 + nikon工程品轉接環轉接nikon 70-200(小黑六?)+ 天工轉接環轉接G28http://v.qq.com/page/g/b/l/g01584gfwbl.html可以看到原生鏡最快無誤,但A環鏡也差不太多主要是相位對焦對到後再用對比對焦精確確認時有一點延遲轉接canon也是如此,只是對比對焦確認的路程更長一點canon轉接有沒有那麼好用還需要更多測試,畢竟這個測試環境看起來還是過於舒適
南魚 wrote:希望A7RII可以讓這些RF廣角銘鏡再度復活,雖然單就畫質而言有很多現代鏡頭早有了更好的表現,但有些鏡頭的確有它獨特的個性在。 其實除了個性之外攜帶性更是這些RF廣角鏡的優勢如果G21可以在A7RII恢復底片時代的九成功力接下來FE鏡頭的設計方向也將大幅改變
kukuku wrote:老實說只比E鏡慢一些 就算是E鏡的混合對焦也只是自動切換相位跟對比,先用對比找到位置再用相位對那個點提供參考摟 展場這邊還可以接預購單 請問展場現場可以讓人換自己帶去的鏡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