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ology wrote:Zeiss今年會出的...(恕刪) 主要是在於這些ZEISS手動鏡群,一部分是LEICA M mount不太適合現在SONY E接環使用,二者則是SLR鏡群,這裡又對於A7/A7R太大顆!因此,個人是估計至少E接環設計,並不是前面這兩個可以做到。
diffusionless wrote:主要是在於這些ZEI...(恕刪) Zeiss方面一向消息管控比較緊,目前還看不出來會是怎麼回事理論上來說應該如你所言要重新設計,但先前的資訊是今年會出五顆手動鏡以量來說是大了點,也許有可能中長焦沿用ZM結構,而廣角重新設計吧?不過至少手動對焦是確定的
Horology wrote:Zeiss方面一向消...(恕刪) 廣角鏡手動對焦,對於EVF來說本身是不會很難使用。甚至在很多些時候是好過於自動對焦本身問題。而且ZEISS手動鏡是比較不會受到一些自動對焦機構限制。
diffusionless wrote:廣角鏡手動對焦,對於...(恕刪) 蔡司目前出無反全幅鏡目前也只有SONY用戶市場現階段出50大概也贏不過數位修正的FE55出變焦肯定也不會方便過有AF的16-35 24-70 70-200那就先來 21 85 100微 吧
大隻佬 wrote:現階段出50大概也贏不過數位修正的FE55 常見的數位修正是為了修正變形跟邊角失光吧這隻FE 55邊角有沒有失光我是不知道啦,但標準鏡焦段幾乎沒聽過有人會變形(除了那隻VOIGTLANDER SKOPAGON 40MM以外)我覺得是可以說這隻FE 55MM有驚人的MTF,但硬要說這隻FE 55MM是數位修正,我會覺得蠻奇怪的,因為要修正什麼?
junk89 wrote:常見的數位修正是為了...(恕刪) 看不出我要指的是鏡頭補償嗎還是說數位修正這名詞只能用那些修很大的M43鏡頭也還是說鏡頭補償也有支援非原廠鏡"贏不過數位修正的FE55"並不是強調FE55是靠數位修正才有這樣的表現而是指ZEISS出一管標準焦段要凌駕55 又要兼顧體積重量,價格與市場的困難性說錯了指正就好,還是說現在是批判當道??
大隻佬 wrote:蔡司目前出無反全幅鏡...(恕刪) 應該是不太會,本身FE 55/1.8 SONNAR是在於其他廠商沒有針對F1.8或F2這樣光圈的標準鏡去優化,以ZF 50/2.0 makro-plannar就可以預期,如果ZEISS是準備做無反標準鏡 F1.8或F2.0要到超過55/1.8并不是一件難事。自動對焦主要是在於大多只能選擇局部鏡組對焦,因此一些設計就比較難使用,這一系列35/2.8 55/1.8對焦距離都是有點遠,也是在這些考量下結果。再來對於85或著百微來說,是不是無反並不會影響結構設計。因為其焦距關係,不管有無反光鏡都是要距離相當遠。像是leica 90/2.0 AA無反M鏡與有反光鏡R鏡板,可以使用同樣結構,只是M鏡長度會增長。也就是對於85或100微,頂多是在於現階段SLR版本像ZF 50/1.4 85/1.4是比較傳統設計,而100/2是近代與電影鏡設計,而ZEISS也將針對85做出向55/1.4一樣優化版。因此,長焦段不太需要買專用無反E接環85或百微,反而會受限只能在E接環上使用。
diffusionless wrote:因此,長焦段不太需要買專用無反E接環85或百微,反而會受限只能在E接環上使用。...(恕刪) 感謝d大解惑也不曉得ZEISS會怎麼看待FE鏡這個市場了賣不掉~昨天開了A7+55重返S家懷抱就等FE16-35問世後的表現,以及ZEISS會端出甚麼樣的菜色小弟不才,覺得比先前A7R還好上手只是沒有觸控的A7註定不會留太久所以選擇最便宜的一款來過渡
最近多用A7 FE2470拍照A7 對焦太不給力了 (相對A6000來說)廣角端常常沒準焦幾經挫折後 只好都用MF 或 DMF 來對焦拍照中央鍵設成放大功能 廣角端對焦變得很容易習慣手動對焦後 其實也不慢現在如果出一顆biogon 21/18/15不要太貴太大顆 尤其是21mm可能會帶一顆當鏡頭蓋用...diffusionless wrote:主要是在於這些ZEI...(恕刪)
發覺這棟樓一堆原本C家的用戶所以Sony推FE是正確的策略話帶正題以S家的ZA鏡來說如果不是大光圈定焦或F2.8對焦,我覺得不是非常利像大菜24-70F2.8就比小菜16-80F3.5~4銳利的多但是發色就都有Zeiss的味道,至於24,50,85,135都很利所以E-mount 24-70F4 or 1635F4我相信銳利自然不比F2.8的菜頭但是一定會贏過kit lense,不過菜頭的發色是不會打折的依然濃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