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 wrote:這次α6000對焦的相關訊息,確實讓原nex用家的眼睛為之一亮有讓人感覺sony正打算在α千系列強化機身性能的企圖,sony無反在機身性能這個區塊目前確實是處在落後的階段,...(恕刪) 機身性能包含很多。同級機種比較的話,Sony 並不落後 Fuji 或 m4/3。對焦部份一直都是片幅越大越吃虧,所以 m4/3 在這部份一直領先。ISO 部份長期以來剛好相反,這部份 Sony 長期領先,5N 甚至太好用、太夠用,導致很多人不願換機升級新產品。DR 部份也一直都是 SONY 的強項。耗電力大家都是 EVIL ,一樣業餘有剩、業務不足。操作介面很多人不喜歡 NEX 的 DC 做法,但後來定義鍵多了,也改善很多。這一如以前 Olympus 的介面也很難找某某選項藏在哪裡,後來都有進步。機頂轉盤配置的部份,大家都差不多,沒有很爛的。(但 Fuji 的概念我很喜歡。變向解決 PASM 轉盤的需要性)連拍部份,Sony 一直都很有料,印象中在 EM1 之前都是 Sony 領先。觸控部份 Sony 似乎就是硬脾氣不想再更進一步,所以基本上當做是沒有....特效濾鏡就那幾招,大家都有。其他如峰值對焦、多框降噪、寬景接圖的功能,一直都是 Sony 率先推行的。而防手震這部份是商業考量沒有放入 EVIL 機身。在 Alpha 系統一直都是有這個技術。
找到我看到的文章了就是M01的採訪文截錄:不過光看外觀會覺得A6000是金屬機身,沒想到它外殼很明顯的是塑膠,所以機身拿起來很輕,僅有344公克,實在不像是一款中階機身的重量,不過我想喜歡輕量化的朋友應該會喜歡這樣的材質規劃,而握感的設計就跟NEX6或7非常相似,握在手中是滿紮實的。不過更細部的內容小編就不在展場測試了,我相信未來不久小惡魔總部就會拿到測試機,到時候我們再來透過不同的場景,深入的看看A6000的真實表現。CP+2014 展場可是樓上你PO的又像官方稿@@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