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疑問" A7&A7R剛上市,已經出現馬上脫手的現象.....

bike speed wrote:


所以CN兩家未來發展趨勢都講完了?

老鏡解放老玩家
自動鏡解放新玩家
各取所需
小弟大概明年會買a7解放老鏡
後年有閒錢在玩玩自動蔡看看
C,N的趨勢很簡單
要他們不賺錢開發便宜的全幅微單
跟本是要了他們的命
如果是這樣玩,單眼產業就不是藍海了而是殺到噴血的紅海了

randyj wrote:
我也想入手A7R只是...(恕刪)




你這次要說SONY也能接在Canon


台灣網路下單還在鑑賞期,店面購買數量應該不多,馬上脫手還
不至於流落網拍,更早拿到的外國下單購買者除了有錢想做善事
也不知要如何解釋,最大原因我猜大概是高畫素適應問題吧,除
了7R換7或7換7R轉接信眾也沒機身好解放了(別跟我說萊卡,去
看看天龍國子民版,有錢就沒有嘴炮,A7細三咪? 是喔,那就再
買一台就好了)原EVIL使用者更無適應問題,EVIL就是如此,
A7/A7R不管握感或畫質只有更好
SONY拍的= 好艷麗的照片唷




後來跑去大買場看電視 SONY的都一定是 最銳利 畫質乍看之下很好 但是仔細看 都是經過後製計算出來

完全都不是真實的 而且無細節可言




我從A33 一路用到CANON 我覺得SONY 拍的相片 顏色過濃 少了細節 感覺照片就是有很多後製計算的感覺 有點假的感覺 這跟鏡頭好壞無關 少了照片的細節
如果大大只有使用過A33的話

希望大大能夠去看一下NEX7 之後的機種,
A33 比較像失敗品的感覺~~~躁點又多,又容易過熱

A57 和 NEX7 之後有改善些




cola500cc wrote:
我從A33 一路用到...(恕刪)
cola500cc wrote:
我從A33 一路用到CANON 我覺得SONY 拍的相片 顏色過濃 少了細節 感覺照片就是有很多後製計算的感覺 有點假的感覺 這跟鏡頭好壞無關 少了照片的細節...(恕刪)


我是Canon跟Sony都同時雍有過,看法有點不同,若說a57以後機種色彩
濃了點還有點內行,a33/55我也有買過比更早的a350還淡,對比也比canon
黑極黑演算法淡多,細節真的不是Canon直出強項,各家好像都差不多
,高iso除噪才是Canon看家本領但並非在細節保留,除全幅6D以上機種
ISO有拉開差距外,APSC機種Canon的iso好像也沒比較強,5N就曾經
打趴一堆APSC機種了,現在應該是XE1稱王
Sony目前高iso演算法噪點是少了但油畫感很重,有點假說的通但那也
是1:1檢視才能感覺,遺憾的是目前技術apsc不管哪一家iso 3200以
上都經不起1:1檢視(多框除外),有沒有油畫感已經不重要了,要縮圖
能漂亮才是重點,您用過A33能預知SONY往後機種ISO演算法缺陷真的很神
(A33沒有任何數位修正選項,除噪演算基本上也沒灑太多人工調味,該不
會是入了C家被洗腦了)


bike speed wrote:
而且S家鏡頭二手流通的價格是怎麼回事??很難賣得動耶!
讓人想投資下去的都會猶豫!你確定會讓人想一顆顆買下去不收手??
...(恕刪)


妳講到重點了
所以嘍
Sony的二手價真的很慘烈
而且要真的很大的破盤價才能賣出

很多網友說我愛念這個
等你改天想賣東西還賣不出去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了

不過呀
sony的東西也沒那麼爛
只是他的二手價真的很差
所以想買sony的
都去二手撿東西吧
那真的就很超值了

BM2BM3 wrote:
妳講到重點了所以嘍S...(恕刪)

BM2BM3 wrote:
妳講到重點了
所以嘍
Sony的二手價真的很慘烈
而且要真的很大的破盤價才能賣出

很多網友說我愛念這個
等你改天想賣東西還賣不出去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了

不過呀
sony的東西也沒那麼爛
只是他的二手價真的很差
所以想買sony的
都去二手撿東西吧
那真的就很超值了


這一點是真的讓人感覺很差....,Sony的東西用不了多久,要賣的時候就像在賣電子器材,

而非攝影器材,那個跌價的空間和速度真的是讓人傻眼,好像在玩期貨一樣,

該跑想跑的要跑的快,否則就算賤價都還不見得好脫手,還真不習慣,

當然這一方面也跟台灣代理商定價過高有關....。
每個牌子都會出現這狀況吧 哈哈

器材控都是買來玩玩看,不滿意,就賣掉了

也有可能是網拍PCHOME這類的退貨越來越嚴格,常退貨的"大戶"都變黑名單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