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A7 的KIT 鏡真有那麼差嗎

kuobba003 wrote:
不太明白 ... 可以說明原因嗎?(恕刪)


X-E1的KIT有兩種,一隻18-55mm,一隻35mmF1.4,兩支鏡頭表現都不錯啊。

室內同條件下,用35mm定焦,光圈優先,ISO自動,X-E1的ISO硬是要比NEX拉高很多,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



shenamuro wrote:

不是全部啦

至少A77的Kit鏡就還滿神的...(恕刪)


你說的是A77VQ

那隻是神鏡,DT16-50
我訂了A7 kit,再等副廠出定焦.

fuwewe wrote:
X-E1的KIT有兩...(恕刪)

俗稱iso灌水

iso印像中是高別廠一級左右

也就是iso雖然寫3200,但實際上曝光值大概是它廠的1600左右

所以當你覺得iso3200抹得還很好的時候……其實它還在大多數廠牌也都表現還可以的iso1600

不能否認x-e1的確是好相機

但我後來還是出掉了... XD

有錯請指正
我建議買相機循序漸進

玩家級直接跳過kit的不在此列
他們已經有很多鏡頭排隊要曬太陽

對相機不了解 買KIT合情合理
當作練功
之後會再買定焦或是搭配其他鏡頭
這個時間多久很難說

***舉個例子
有些人就愛拍廣角
明年若是出了16-35/4
其實這個焦段已可滿足一般生活需求
28-70可能出勤的機會就大概20%

***可是...直接攻頂24-70/4ZA
然後發現散景不夠美
廣角不夠廣
不夠輕便
又另外買了幾隻鏡頭

無法在畫質上分辨優劣
24-70頂多就是28-70的功能

---------------------

先拿捏手上預算 1萬的kit不貴
畫質等幾天就揭曉
看MTF我相信不是什麼上不了檯面的東西
NEX系列的18-55不也一堆人配了
拍櫻花 記錄生活不也活的好好的...
3萬的ZEISS我也想配阿
誠如上面大大所言
價差誰出?

就算買kit一萬,拍了一年
實力漸長,需求漸增,沒藍標會過敏
一年後賣5000元,不值嗎?

屁股超人 wrote:
我建議買相機循序漸進...(恕刪)


您說得很有道理...

事實上變焦鏡主要還是圖個方便而已事實上是不是恆定光圈其實不是太重要

尤其上了全幅可用ISO都是從3200起跳了,搭配防手震鏡頭其實不要太極端的場景也都夠用了!!

再考慮上A7不就是為了輕便這個問題,似乎更沒有一定要恆定光圈的理由了

只是會考慮24-70 F4的使用者除了是蔡司跟光圈的問題外

我想24端的廣角端或許也是一大重點,使用上24跟28焦段真的有很大的差異阿!!

不過總結來說,如果是沒接觸過單眼的使用者或者新手來說坦白說這顆KIT鏡看起來是相當超值耐用的!!
這次kit鏡只是應急用,再來就是便宜,但最後還是要回歸菜頭,
玩SONY就是要玩菜頭,這是別家沒有的,以前SONY機身不夠強大,讓人躊躇,
現在不一樣了,菜頭跟LEICA鏡頭都是攝影愛好者的夢想啊
romario
屁股超人 wrote:
我建議買相機循序漸進...(恕刪)


超人所言極是

且 我個人所認為

KIT鏡這支 一點都不差啊

只是 在ZEISS 面前失色了不少

ZEISS F4 恆定是人人愛

但 這麼高級的鏡頭,你捨得淋雨 捨得拿去爬山用 捨得拿去操?

所以,KIT鏡買下

不管是當作練功
不管是野外求生使用
甚至是大雨下衝鋒陷陣

都是十足好用的

ZEISS 還是讓她如貴婦般的 嬌滴滴地待在室內好了


而 看了這麼多篇討論 最終

KIT鏡 一萬

有不差的MTF
有堪用的焦段
有OSS 防守震
有輕量化的表現 295克
更有防塵防滴的配置

我覺得 值啦!!!!
那天看到日本的網站有單賣這顆kit
竟然售價也快直逼2萬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寫來剌激a7 kit組的銷售量的…
回應原文。

Sony的kit鏡其實並沒有那麼不堪,
最有名的例子是當初A700的kit鏡:
Sony 16-105 F3.5-5.6,
這顆鏡頭的焦段非常便利,同時又能兼具畫質,
推出當年還得到日本CAPA鏡頭大賞的特別獎,
以下是板友翻譯的評比文:

仔仔_陳 wrote:

SONY DT 16~105mm F3.5~5.6

@只有講究散景的ALPHA鏡頭才有的優異成像
合焦的部分的令人感覺良好的銳利度、幾乎沒有二線性散景的背景、就算光圈全開邊角失也很少見等優異的成像。即使在逆光中也有良好表現。

*方便性、拍攝性能、價格,三者兼備的超級優值數位專用的標準變焦鏡。(西平)
*以APS-C專用的標準變焦鏡來說,擁有最高的完成度。(馬場)
*解像力及散景都很優異。雖然沒有得到大獎,但是仍是極佳的鏡頭。(森脇)
*以身為常用級的變焦鏡中擁有最適當的視角的KIT鏡實屬非常用心的產品。當然成像也很優異。(伊達)
*非常銳利,非常用心所做出來的一顆頭,沒能得獎真的可惜。(增田)


和同年度推出的小菜(Sony 卡爾蔡司 16-80)相比,
16105能以不遜色太多的畫質,
取得更泛用的焦段和更能接受的價格,
對非專業取向的一般使用者來說,
是跳脫藍標迷思外的超值選擇。

至於A7的kit,
論品質絕對不可能勝過蔡司鏡,這是無庸置疑的。
但以搭配機身約一萬出頭的價格來說,
它的MTF以及實拍成果相當對得起它的售價。
我想它唯一的缺點,
在於和即將推出的24-70 FE菜頭在焦段上重複,
「一山不容二虎」,
現在買下kit鏡的使用者,
到時必定會受到極大的誘惑力想去升級。

現在需要購買kit鏡的使用者,
應該是屬於沒有A鏡或E鏡轉接包袱、
不想用定焦鏡、或是價格考量勝過畫質考量的人士。
而對於陷入兩難的使用者來說,
我覺得先暫時觀望,等24-70 FE菜頭上市後,
確認實拍成果以及是否有災情
(例如當年小菜的「菜花」事件),
再衡量兩者的價差是否值得你多花錢去買菜頭?
還是把價差留下來買kit+閃光燈、定焦鏡或轉接環?
這或許是比較適當的方法;
唯一的缺點就是-必須等待。
試拍過畫質的確不佳與CANON24-105有很大差距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