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SR5]E接環18-105跟16-70鏡頭真身?

diffusionless wrote:
這個是用字上面問題!

內對焦是指對焦鏡組,是內部鏡組移動,對焦過程鏡頭前是不會移動。
內變焦則是變焦鏡組,是由內部鏡組移動,變焦過程鏡頭前是不會移動。
(只是一般也會把鏡身不會變化也當作是內變焦)


你說的我知道啊 ,但我所謂所有 Alpha 接環的 G 鏡不是只有掛 SONY 牌的
以下這些 MINOLTA 牌的 G 鏡就確實是非內對焦設計的 :

17-35G
28-70G
80-200G
85G/GD

所以我說 "如果樣本是所有 Alpha 接環有掛上 G 的鏡頭 ,那至少有四隻(五款)不是內對焦"

ZephyrWu wrote:
你說的我知道啊 ,但...(恕刪)

喔 抱歉誤解意思!
不過,整理一下,廣角G那顆似乎是內對焦。

定焦G來說,望遠炮鏡都是內對焦,而變焦鏡則是變化較多,只是發現資料庫已經把這些16-70與18-105建立進去。 

Minolta AF 35/1.4 G 後鏡組對焦
Minolta AF 85/1.4 G 前鏡組對焦
Minolta AF 200/4 Macro APO G 內對焦
Minolta AF 200/2.8 HS-APO G 內對焦
Sony Alpha 300/2.8 G SSM II 內對焦
Minolta AF 300/4 HS-APO G 內對焦
Minolta AF 400/4.5 HS-APO G 內對焦
Minolta AF 400/4.5 HS-APO G 內對焦
Sony Alpha 500/4 G SSM 內對焦
Minolta AF 600/4 HS-APO G 內對焦

Minolta AF 17-35/3.5 G 內對焦
Minolta AF 28-70/2.8 G 前鏡組對焦
Sony Alpha 70-200/2.8 G 內對焦
Sony Alpha 70-300/4.5-5.6 G SSM 內對焦
Sony Alpha 70-400/4-5.6 G SSM II 內對焦
Minolta AF 80-200/2.8 HS-APO G 前鏡組對焦

oniki wrote:
來源:SonyAlp...(恕刪)


日本官網已經update

18-105G

16-70Z

18-105G似乎要到年底日本當地才會供貨
關心高檔耳擴, 從全[不能說]開始!

diffusionless wrote:
喔 抱歉誤解意思!
不過,整理一下,廣角G那顆似乎是內對焦。


17-35G 是前群對焦沒錯 ,現在還是個人的主力鏡頭之一
看起來16-70的邊角畫質,在光圈全開F4的狀況下似乎表現不太好...

尤其是廣角端,掉到20%是甚麼鬼...
還好是只有極邊緣的地方差,中央到邊緣還蠻OK的。

期待更詳細的評測文囉。

倒是18-105開這麼低,有點意外,又是內變焦內對焦,
看來18-200們難賣了~~~~~~
birdpon wrote:
看起來16-70的邊角畫質,在光圈全開F4的狀況下似乎表現不太好...

尤其是廣角端,掉到20%是甚麼鬼...
還好是只有極邊緣的地方差,中央到邊緣還蠻OK的。


掉到20%那條線是 40 lp/mm 的,
而通常見到的 MTF只會顯示到 30 lp/mm,
很難直接比較

這裏有 1670Z 實照
http://www.dyxum.com/dforum/topic100871_post1203883.html#1203883

1670Z比18105G優勝的地方是放大倍率有0.23倍,拍小物比較方便

airport724 wrote:
掉到20%那條線是 ...(恕刪)


目前有NEX-6,本來想下一步直接登FF-NEX配全幅鏡,但看到1670Z實拍照,真的心動了...
ZephyrWu wrote:
如果樣本是所有 Alpha 接環有掛上 G 的鏡頭 ,那至少有四隻(五款)不是內對焦


我指的是現在Sony有在賣的g lens , Milota的過去來不及參予,我那時用canon


birdpon wrote:
看起來16-70的邊...(恕刪)


可以看到MTF會有上升而驟降,往往是因為像場彎造成。
基本上,大半廣角變焦或著標準的廣角端都是長這樣。

和自家蔡鏡頭



contax蔡



leica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