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Zeiss新E鏡,Touit 2.8/12、Touit 1.8/32


diffusionless wrote:
這個個人也覺得A大這個論點有點奇怪。...(恕刪)

我覺得對事情是越了解就越不奇怪耶
何況是那種說夢話都會神準的,還是別讓他說太多,以免以後沒有夢話可以聽

diffusionless wrote:
不想這裡變成什麼血統之爭,反正有貼標就該相信。


我同意,SONY的ZA蔡表現也都很好,這無庸置疑。

不過,SONY蔡不管在設計專利、製造、甚至是售後服務方面,都和Zeiss是不同系統,這也是事實。

舉例來說,當初16-80ZA小菜的災情傳出,有人寫信給Zeiss的客服部門,結果Zeiss的回應是:請找SONY。

反觀CONTAX鏡頭,直到去年為止,某些還有備料的鏡頭還能寄回德國Zeiss維修和CLA。這個例子就證明了SONY蔡和CONTAX蔡是不一樣的。



這兩顆新E鏡和24/1.8ZA的差異,大概就類似CONTAX和SONY ZA鏡的差異。從這個觀點來看,我推測新E菜頭不論在專利還是生產甚至是服務上,都是由Zeiss主導,而非如同ZA鏡一樣由SONY主導。也因此,"Zeiss需要SONY同意才能生產X接環的鏡頭"這樣的說法,我個人認為不僅缺乏理由,也缺乏根據。

不用跟我要什麼證據,我沒有要求所有人都相信我說的,我的重點只是建議大家不用糾結血統論,因為這毫無意義。

真正了解蔡司這間公司的人,就知道蔡司賣的是一種光學標準,而不是鏡頭本身,沒必要糾結鏡頭在哪裡生產。

至於 Sony 和 Zeiss 的協議內容,我只能說,這種電子化的 AF 相機鏡頭,在 2015 年之前是獨家提供給 Sony 的。但是裡面有個條款,並不是說只獨家提供給 Sony 這個品牌,而是獨家提供給 Sony 和蔡司一起選擇的接環系統。

還是一樣,信者恆信。這裡是 01,認真就輸了。
一個小問題

Zeiss Touit 鏡會否遇到 Tamron 18-200 的韌體支援度的問題 ??

因為沒掛 Sony ....

airsama wrote:
不用跟我要什麼證據,...(恕刪)

airsama 大:

這部分在之前採訪LEICA與ZEISS時候,就有提到兩家作風差別,倒也無須去強調這部份。



只是針對前面,ZEISS只要內部鏡祖設計各方面沒有涉及到過去SONY蔡一切技術。
另外找到一家公司可以製造與提供自動對焦機構協助,另外設計作自動對焦ZEISS鏡頭。


請問,這裡有什麼問題?



還是說自動對焦技術,必須要由SONY或FUJI提供才能作,其他副廠也是同樣做?


diffusionless wrote:
airsama 大:...(恕刪)


重點是英文 exclusive 這個字,也就是獨家的意思。

ZA 鏡的光學結構是屬於蔡司的,蔡司可以拿 ZA 鏡的鏡筒和設計去做給任何一間廠商,但就是不能做成 AF。

airsama wrote:
我說的是 E24 ....(恕刪)

至於 Sony 那邊,當然也不會無條件同意。

要一廂情願認為 Sony 和富士是競爭關係,那就去信吧


難道SONY / 富士有甚麼非比尋常的關係!!

airsama wrote:
重點是英文 excl...(恕刪)

airsama 兄:


這樣說,不管ZF ZA作 85/1.4等ZEISS系列鏡頭光學結構上有重復嗎?


而Touit 光學結構上有對到ZA鏡頭嗎?




就像ZA 50/1.4設計師所言,當初設計出來那個相當是DISTAGIN 50/1.4或1.2,是一個非常優秀設計,大概就是DISTAGON 55mm F1.4一樣屬性。
但是製造工程部門做不到,成本也太高。



實際上,ZEISS可以根據各種需求目標可以設計各種鏡頭,同樣光學設計,ZEISS也似乎沒看到在其他卡口系統在使用過,因為設計過一次之後,往往下一次就可以再做進一步修正。





也就是個人簡單結論就只是,<ZEISS這裡地位,就等於是和SIGMA這些副廠是一樣,只是差在光學能力>

再進一步延伸就是<既然ZEISS現在可以做出自動對焦鏡頭,給FUJI與E接環,那後面也很自然有很大機會可以給其他系統,只要ZEISS覺得有市場與策略需求>

diffusionless wrote:
airsama 兄...(恕刪)


我前面的重點一直在提 AF 啊 ...

Sony 是和蔡司買光學設計,沒買的那些設計,蔡司要怎麼用,Sony 沒資格過問。

設計師的說法聽聽就算了,那是廣告詞。50ZA 老早已經設計完成,沒推出來賣而已。

chris.hu wrote:
難道SONY / 富...(恕刪)


沒什麼非比尋常的關係啦,大概就是 Sony 和 Nikon 那種關係。

先消毒,兩邊的實際情況我不清楚,我也想不到 Sony 要富士什麼技術。

別說 X-Tran 的濾鏡,Sony 早就有類似的東西,何況富士的 CMOS 也都是 Sony 出品。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