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a77果然不是台浪得虛名的中階旗艦機!!!


sunsforever53 wrote:
我對L鏡的歷史文化光學技術都不懂,對鏡頭構造更不懂...

但是我就是覺得L鏡的成像很美...定焦更美...價錢很貴...

蔡司...日本菜跟德國菜是不一樣滴...
SONY只是借招牌來用,就像台灣營造廠去跟土木技師借牌一樣...
德國原廠菜去擔任技術顧問而已...
SONY的G鏡也不是自己的光學鏡頭,是M牌的...



既然都說不知道L鏡的歷史
也不懂鏡頭的構造
但卻可以寫出"德國原廠菜去擔任技術顧問而已"這樣的定論??
也許在文字落下之前
是否先想想自己會不會犯了"一之半解"的錯誤?
擔任技術顧問不是只是掛牌而已
請不要跟那些出賣自己執照的人混為一談

在SONY不斷的推陳出新之時
其他家在做什麼?
煩惱財務問題?還是觀望不前?
當然也可能是在忙著跟SONY接洽感光元件的訂購也不一定~
也許你手上的A77也只是一台掛招牌的相機而已

另一個重點
在SONY這邊用不關己事的態度發表"SONY只是借別人的東西用而已"的這種言論
你不覺得有點.........



黑貓白貓,可以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橘子貓~~~ ^^


有了SOD 生活上的美好.遠勝於手上的任何一台相機...


凝晶花下誕,夜宵現風采

sunsforever53 wrote:
哈~
其實我沒想那麼多耶~~~

因為我只是把感覺分享出來,想要傳達我對a77的觀感,

然後就有SOD之類我看不太懂得英文縮寫...哈~~~到底啥是SOD???

哈哈哈~~~

可是我覺得a77很不錯啊~~~(恕刪)


其實重點不是sod到底是什麼
而是
為什麼講到「時間靜止器」就會想到sod
答案就在
雅虎或榖歌上輸入「時間靜止器」
你就會看到答案....XDDD

回歸主題
A77真的是一台好機器!
話說sony的創新能力也的確不容小看
自從接手konica minolta的相機部門之後
幾乎每年都會有讓人驚奇的產品或設計問世
這是消費者之福啊
My websit http://jchc168.web.fc2.com
總之 光學系統 德國能力 很強 因為在世界大戰中 德國 與蘇聯大國家 才有能力發展 望眼鏡 相機 也用在戰爭中 例如: 戰車的光學系統 等等


離題了 不過 就是因為這樣 光學鏡片中 真的德國一直 領先 又老牌

chten24 wrote:
德蔡跟日蔡當然有差....(恕刪)

chten24 wrote:
chten24


chten24 兄:

個人並無惡意,只是針對基本一些語文用字,否則可以看過去小弟一些發言,從不動不動就叫新手爬文,大多數都是回答新手問題,既使再簡單有時間就回答。

chten24 wrote:
德蔡跟日蔡當然有差....(恕刪)

chten24 wrote:
chten24


chten24 兄:

個人並無惡意,只是針對基本一些語文用字,否則可以看過去小弟一些發言,從不動不動就叫新手爬文,大多數都是回答新手問題,既使是很簡單,而知識是增進原本只是單純像要求簡單語文
其實說到底是我的問題,明知道人家主觀意識很強烈,不會用只會人云亦云....
明知道自己『掉漆了』還要嘴砲..而我跟你認真了
這年頭取得技術最快的方法不是自己組團隊來發展,而是『買了人家的公司』直接接手人家的技術..
SONY買了MINOLTA就是為了直接取得人家的光學技術..請不要告訴我..你沒聽過MINOLTA

而有多少相機大廠是買SONY的感光元件來使用,相信你也是不知道..
在您的感覺裡..紅圈圈L鏡才是鏡頭技術...

有空背著你的A77還有SONY跟ZEISS借招牌來用的16-80ZA去上一下SONY的課吧..
光圈、快門還有ISO及測光問題,遠遠比鏡頭的問題大的多..至於夜景的拍法,SONY也是有開課的..
還有閃燈課程也別忘了..58閃是神燈,別讓他再流眼淚了...
還有....這篇文章不會是你朋友回的吧

後記...請擅用WIKI....
沒想到...我還是又...認真了
sunsforever53 wrote:
因為SONY沒有光學廠,要提鏡頭技術,SONY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呢~(恕刪)
您誤會了..我是再跟sunsforever53對話啊..請網上爬一下文就知道了
還是..我們曾經有對過話...我忘了
diffusionless wrote:
chten24 兄:...(恕刪)

chten24 wrote:
德蔡跟日蔡當然有差....(恕刪)


系統錯誤重發!

另外和chten24 提醒幾件事

現在哈蘇在後H系列早以換成FUJI在幫忙做鏡頭,而且都是自動對焦與電子化。
蔡司是早期V系列手動時代有推出不少120系列鏡頭,當然最有名大概是biogon 38mm f/4.5,這個有特別SWC系列是固定鏡頭的機身,一直以來幾乎是蔡司迷必玩,而contax系列645 N G C/Y T系列等則是算是蔡司其中有自家做機身。
另外像哈蘇這種120系列也不是蔡司最好的光學,蔡司比較高級是像電影鏡頭,而大型相機的領域也比120系列還要高等。
有些有附詳細的資料,當然不是每個一都有。
可以看歷史鏡頭

蔡司經營模式從過去以來就是配合各種需求與廠商推出各種鏡頭。

很多事情是知道越多越可以越可以掌控更多,並不是不知道就不能玩!

就像買車來作為交通工具,當您知道汽車越多知識與理論,那對於一些問題或著開車秘訣會更容易理解舉一反三。

當然您也可以什麼都不知道就可以開車,只是當您沒有這樣基礎反而去批別人的指正地方,等到別人都不指正,不曉得後面會變怎樣?
說實在的..我有點卡到陰的感覺..
您的第一段發言是回覆我的那段發言??
你的第2段發言是對應我回覆sunsforever53那段嗎?

由於和日本廠商的合作,蔡司德國的工廠僅生產一部分徠卡和哈蘇卡口的高端鏡頭和新機樣機。其他都由日本的廠家代工。
粗體字這段是我在WIKI原文複製的...如果有誤,請恕我沒有多方求證...
但我所說的也稱不上沒有這樣基礎反而去批別人的指正地方,等到別人都不指正,不曉得後面會變怎樣?
您有往上爬文確定你是在跟我對話嗎??還是我在跟你對話
您何以得知我沒有基礎??
diffusionless wrote:
個人並無惡意,只是針對基本一些語文用字,否則可以看過去小弟一些發言,從不動不動就叫新手爬文,大多數都是回答新手問題,既使再簡單有時間就回答。
只是當您沒有這樣基礎反而去批別人的指正地方,等到別人都不指正,不曉得後面會變怎樣?
(恕刪)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