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shit wrote:
失光、變形的部份用軟體應能補足,像差的部份相信軟體校正的效果還是有限。
16mm那顆在5N上的表現還是很普通,也許是鏡頭的問題,鏡片口徑要再大一點才行,但體積就要犧牲掉了。
M9和GXR A12模組針對斜射光都在感光元件的設計上下了功夫,希望NEX-7也能對此有所回應,NEX-C3/5N的價格用軟體校正還說得過去,NEX-7可不能這樣搞。
畢竟擁有"少數"後鏡組突出鏡頭的用家現在多了一個選擇,而且他們也沒有E鏡的包袱。
有5n使用者貼出接G28拍的照片,跟前代相比,可以見到5n已經改善了很多斜射光問題
這不可能是軟體自動修的,大概是光學上作了工夫。
乳模曾說5N有MICROLENS結構,但這得要用顯微看一下CMOS才可以確認。
(轉接環沒有電子接點,就算有,訊號也不互通,相機何來有鏡頭數據?沒數據就不可能自動軟體修正)
C/N只有靠邊納涼的份,算NIKON聰明,EVIL錢砸越多賠越多,這不只是EVIL市場戰
而已,這更是入門DV戰火延伸,沒有支援AVCHD家庭劇院這方必死無疑 !
ps:當初是誰打開潘朵拉盒子,惹毛了Sony ?
abule wrote:
NIKON是志在參加...(恕刪)
可能是!
[78087] 我們也要有之 --- NIKON 1 新機發表會紀實
這時候推出NIKON 1 最主要有兩個原因:
對於尼康,首要原因是,事實證明,無反光鏡像機上市後,SLR市場的發展已趨於穩定。
市場數據顯示,對袖珍相機不滿意的相機用家,以及希望用更簡便的方法拍出更好像片的相機用家,共同形成一個新的消費群體。
其次,我們的競爭對手推出無反光鏡像機,對於我們來說相當於是一種試銷。
無反光鏡像機在日本及亞洲市場反應非常好,但從全球來看,無反光鏡像機市場遠比SLR相機市場小得多。
這些數據讓我們起初有點猶豫,但是從最新的數據中我們發現,無反光鏡像機的銷量在亞洲以外的主要市場正逐漸上升。
這給我們在這個時候推出NIKON 1 提供了第二個理由。
不過,V1是金屬鏡身,一些詳細資訊和當初乳摸有出入,像是J1 LCD部分現場回答是相當漂亮,有些詳細的部份還是等測試出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