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轉貼:sony 阿法的歷史

~~~~~~~~
覺得沒啥好研究的~~
十幾年的攝影器材店也是再講啊~~
阿法是被玩爛了~~
才被SONY接下來的啊~~

自己玩的爽最重要啦~~
管他歷史有幾萬年??

中國也才五千年歷史~~
我也不覺他哪裡屌啊~~
哈哈哈~~
kenneth_ku2002 wrote:
當時的心態是,越多人使用的相機我就越不買,因為我不喜歡從眾(恕刪)

+1 ((握一支))
My websit http://jchc168.web.fc2.com

kanako0605 wrote:
我有說Check LV,正確名稱我忘了...(恕刪)

MF Check LV
那是給你用手動鏡時輔助對焦用的所以當然是MF,你都用AF了還刻意去放大AF真的有意義嗎?
ξ( ✿>◡❛)▄︻▇▇〓
pppp90216 wrote:
Alpha機種只有NEX上有對比式對焦,其他都是相位式對焦,Check LV也不是使用對比式對焦,是MF的補助功能。


OK~我只是要回應前面有人提到S的LV促進其他廠發展LV技術,但在DSLR上SONY的對比AF技術一直都是落後的,無法AF也好,無法錄影也好。直到NEX出現才同時有對比AF與錄影功能。至於Q-LV那種相位LV的設計,要不快也難,換成其他廠有一樣的性能,要說這是LV技術倒不如說是LV的設計,前面也說過此舉是O家首創,其他就不再多說了。


To 青龍虎丸:
C/N的LV速度個人認為並沒有很慢還算實用,離好用還有一大步,還是我要換個詞:堪用。這當然跟用的鏡頭有關係。我也提過他們也有快速LV,差不多就跟相位AF一樣快。Pentax/三星的新機在LV速度也比CN快,已經是好用階段了。


既然談到SONY的歷史,我想有很多人都認為LV是SONY開發的,只有SONY最快最好用,其他廠都慢不實用。
錄影性能可能也是很多人認為只有NEX錄影最快最好,其他廠都不實用。或者是半透明反光鏡,也應該很多人認為是S發明的...等等。很多東西不是相同的技術或規格,要做比較可以,只是並不代表誰勝誰負。
我現在帶相機出門,換成無名背帶、把機身mark貼起來,不敢讓人家知道是sony,可免除很多閒言閒語

yzubeggar wrote:
我現在帶相機出門,換...(恕刪)


那我可能真的有問題..
我還特地去買MINOLTA的背帶...
一口氣小眾高調到不行~

我有用過同事的550D & 60D的LV對焦
如果你覺得沒有很慢,那我也認了。基本上要4~6秒才能對焦完成

然後快速LV對焦差不多跟相位對焦一樣快????
如果你用的系統相位對焦需要一秒左右,那的確差不多快。

kanako0605 wrote:
C/N的LV速度個人認為並沒有很慢還算實用,離好用還有一大步,還是我要換個詞:堪用。這當然跟用的鏡頭有關係。我也提過他們也有快速LV,差不多就跟相位AF一樣快。
說起Liveview, CN那些所謂快速Liveview, 畫面會變黑, 何來Live一說
就像看球賽, 比現實慢了一小時, 不能叫作Live吧
kanako0605 wrote:
OK~我只是要回應前...(恕刪)


NEX、A33/A55會讓人注意還有一個重點是價格策略.....

如果A33/A55都貴一萬我想就會有很多人下不了手

43/m43的鏡頭並不便宜,就算規格較好對於入門者也很難下的了手~

小弟覺得43/m43問題出在定價~不然老早賣翻了~還輪的到NEX....

P牌的觸碰螢幕對焦也很棒~E330的確是第一台LV 的機子,還有可換鏡頭相機第一台能錄影的應該是N的D90,

如果以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來說的話,OP的確是第一台~

只是後來O牌的機子卻沒有銜接LV繼續使用也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聽說43系列已經要停止發展了,全心發展m43)~

C/N本來已經不算是會去創新技術的品牌(也沒必要~老大老二了,等別人試市場熱了再跳就好,反正使用族群大,所以很多創新思想都是OPS先投給消費者使用)

小弟發現目前使用Cmos對焦的都是對比對焦,也都會有拉手風琴的情況,而C的Q-LV只是又把反光板降下來作解決~

目前只有富士的F300 EXR是使用Cmos作相位對焦+對比對焦,到時候技術成熟時就又會有一堆廠商跟進~

不過持續對焦(即Cmos曝光時仍繼續追焦)目前好像還是只有a33/a55的半透明反光板方案才能辦到~

若有知識不對之處請見諒~

Minolta在也非泛泛之輩,當時候很多創新技術也是先驅,只是對焦侵權賠錢賠到沒錢......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