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考慮SONY NEX...看這邊啦... SONY NEX3 + 16mm / f2.8 初體驗

benny950 wrote:
NEX沒有機身防手震,原先接Alpha的鏡頭接上NEX後都沒有防手震了, 實用度降低。


可能下一台 NEX-7/9 就會有了吧!

說不定到時候 Sony 會成為唯一同時提供機身防手震與鏡頭防手震的廠家
兩者還可以互補哩~

Olympus 的機防跟 Panasonic 的鏡防目前就沒辦法做到互補....
互補的意思是說鏡頭把手振修正了...CCD再把手振修回來嗎??
那就叫做防不手振好了!!!
benny950 wrote:
NEX沒有機身防手震,原先接Alpha的鏡頭接上NEX後都沒有防手震了, 實用度降低。

不至於啦~ 現在還不是有很多沒有防手震的鏡頭搭配沒有防手震的機身~

不然CN一堆鏡頭就賣不掉了
日本NEX5預購配額第一批5/26就已經全部訂光,只剩NEX3還有
些許配額可以預購,看來還是多多說它的壞............,不然台灣也
會搶不到預購了。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這邊是一個正常的討論串, 感覺真好

轉接環做成這麼長, 明顯地就是把18mm的法蘭距重新放回40mm吧, 那樣所有現行a系列鏡頭都可以在NEX上達至最佳的焦平面, 很正常的設計啊.

AF 方面, 就算在轉接環裡沒AF馬達, SSM 和 SAM 鏡頭在 NEX 上是一定會有 AF 能力的. 從歐洲的 Sony 大神那邊的神喻可以知道, 新 a6XX/a7XX 的 LV 會有 Contrast AF, 這表明了 NEX 會同時擁有這能力! 同樣的 Bionz, 同樣的鏡頭, 同樣的法蘭距, 同樣的 Exmor HD CMOS, 基本上那一套程序不用修改也可以兩邊使用.

所以, 何時 NEX 會有 AF 的 firmware 出來呢? 就是 a6XX/a7XX 快上市的時候啦

至於非 SSM 或 SAM 鏡頭, Sony 已經開始他的革新, 剩下的是時間問題而已. 30 年後一定齊全, 只是我那時只能舉得起 NEX 或更小的相機吧

反而我擔心的是... Sony 應該不會竊看到鏡身 OSS 的利潤更高, 偷偷地慢慢地向這個方向潛行吧? (看 Pa 家的決定...)
SONY的鏡頭很有誠意阿,雙鏡組換算下來,定焦4000,變焦6000,這樣的價格,應該對得起它的畫質

如果PANA的1.7定焦鏡頭也賣個4000~6000,那GF1的C/P值就爆表了

SONY的單眼應該不是用來大戰口水的,而是用來促使其它相機業者的進步,畢竟SONY的創新跟突破,也是一個良性的導向示範,NEX3/5/7/9應該還蠻值得期待的
明鏡大師 wrote:
反而我擔心的是... Sony 應該不會竊看到鏡身 OSS 的利潤更高, 偷偷地慢慢地向這個方向潛行吧? (看 Pa 家的決定...)


NEX的18-200mm換算台幣不是要30K以上,比M4/3的14-140mm貴上五千。
目前兩顆KIT(18-55mm,16mm)單買也要一萬。
這樣算起來真的比較便宜嗎?日後如果不買新鏡頭,確實是含KIT滿便宜。

SKIN wrote:


很認同您說的,所以很多人一直在針對邊緣畫質在嫌,很多人只是要拍個照在螢幕上看
,縮圖後丟到自己的部落格相簿內不是嗎?


這就是弔詭所在啦。畫質要求不高的情況下,買TX7不是更輕便更可攜嗎? 嫌外出旅遊焦段不夠用那就買那種15x-20x光學變焦,廣角端等效24mm的中高階DC,這樣也是一機一鏡一路到底又沒有比較重 (與NEX 掛上過陣子才要上市的旅遊鏡比) 也沒比較貴。我不否認在某些情況下 NEX 配 kit 鏡會比那些 DC 好 (例如高 iso),但話說回來現在中高階 DC 也才兩萬左右而已,NEX5雙鏡組則是兩萬七,所謂一分錢一分貨。

從性能價格比來看,NEX配的kit鏡確實就符合他定價的程度,充其量只能說物有所值,還說不上到物超所值。大家一開始被佛心價格和鏡頭的帳面規格給震撼到,後來發現還是回到一分錢一分貨,中間的落差就導致各種抱怨文和批判文。與其說是逢 S 必反,倒不如說愛之深責之切。


至於貼標籤 (比方說認為某些人是逢 S 必反) 我只能說每個人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我NB是VIAO (型號有點舊就不講出來丟人了),DC從T1、T10、T2...一路買到TX5,手機買過W550i、W910i、W890i (除了第一支是n年前西門子黑白螢幕手機以外),家裡電視是Bravia (不過倒是有Wii沒有PS3),DV 是 DCR-SR80 (舊了點),然後我在這邊嫌 NEX kit 鏡爛,我不知道這樣我是要算 S 控還是反 S 部隊 :P。

NEX 從謠傳階段我就在留意了,當時一堆人對著最早公布的只有3D影像的原型外觀碎碎念時我也是不客氣拿 O 記 E-P1 最早的原型外觀跟最後上市天差地遠的對比去狂吐猛吐 (O 記相機我也買了幾台,應該也算得上是 O 記用戶),雖然當時我的捍衛現在來講算摃龜了 (挖咧還真的原型外觀跟上市版本差沒多少)。


總之對於 NEX 我的盤算是,等他機身跟 kit 鏡之間的調校到一個水準之後再來入手。以前買 VIAO 跟 DV 就被狠狠教訓過了,買了沒幾個月給我推出配備升級價格不變型號尾數往前跳幾格的機種,而我個人認為 NEX kit 鏡組的完成度還沒到100%,所以很可能歷史重演,因此對 NEX 我倒是不會去搶預購而是先靜觀其變一段時間。
budinx wrote:
這就是弔詭所在啦。畫...(恕刪)


VIAO是大陸山寨版的VAIO嗎?

開個玩笑別介意~


基本上換個規格出新機這種事情不只有SONY會做

應該所有的消費性電子都會搞這招...

與DC體積相差不多 卻有APS-C的片幅

看看一些DC用戶常常在問要如何拍出淺景深

就知道NEX這種定位的相機是成功的

當然以目前來看Kit的表現的確不算是相當好

但是也沒那麼的差 可以去SDF看看站大拍的測試照

至於是不是值那個價格?

兩萬塊能買一台APS-C片幅 又能錄FULL HD的輕薄可交換鏡頭相機 螢幕又可翻

大家也不是盤子 不值得也就不會去搶預購了~

而且大家也知道$ONY不可能只賺你這一筆

好比遊戲機、印表機 還不都是機器本體賣得便宜 就是要從遊戲片跟耗材賺回來~

所以$ONY不可能就只賣機器而已 以後會有很多的鏡頭出來

的確等NEX調校Kit品質 甚至出現更多鏡頭再入手會是更保險

還是老話一句 早買早享受~ 不然這樣等下去 永遠都不用買啦~

不過現在全球已經要大缺貨了... 想買大概要多等幾個月咧~~
kanako0605 wrote:
明鏡大師 wrote:
反而我擔心的是... Sony 應該不會竊看到鏡身 OSS 的利潤更高, 偷偷地慢慢地向這個方向潛行吧? (看 Pa 家的決定...)


NEX的18-200mm換算台幣不是要30K以上,比M4/3的14-140mm貴上五千。
目前兩顆KIT(18-55mm,16mm)單買也要一萬。
這樣算起來真的比較便宜嗎?日後如果不買新鏡頭,確實是含KIT滿便宜。


嗯, 明白了, 所以把文刪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