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hlion wrote:
因為同樣要擠進去這麼多感光元件
全幅晶片的每點受光面積
比起APS的受光面積會大很多
這樣就能捕捉更多光線細節與顏色變化
照片的立體感會大增...(恕刪)
有圖有真像,請po圖來證明您的論點
因為ff受光面積大,照片的立體感會大增,實在有待商榷!
meridian wrote:
5D2只是對焦比較慢
但低光對焦能力跟50D一樣, 準度也不會比較差
scottie3003 wrote:
2.只有一個雙十字對焦,對焦速度也輸別人.
scottie3003 wrote:
不過,我所渴望的高ISO,對焦速度,全雙十自對焦點,相對穩定的成像品質,更銳利的畫質(更多的細節)...
vipfrank wrote:
1.高ISO雜訊始終落後別人家.
(不是有燈嗎?高ISO一定要用嗎?)
2.只有一個雙十字對焦,對焦速度也輸別人.
(點對焦很快阿,點對焦不是更好抓穩景深的範圍嗎?手動對焦也很快阿?)
3.拍人帶景時,容易因為中央對焦點對焦區域較大,加上背景若反差較高,容易發生誤判移焦問題!
(這個問題同上,控制景深的是人,需要多少景深才夠,判斷的也是人,焦點與清楚的範圍要落在哪裡,不能交給相機來控制)
4.欠曝的地方,儘管ISO只有200,暗部也會有詭異的雜訊出現.
(光線不足不要貪玩,你需要的是光,56閃呢?快拿出來阿!)
5.內閃的回電速度在棚拍快速觸發的時候,才發現回電很慢.(有無線觸發器,但在此僅止於討論內閃本身性能)
(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1.認同,內閃回電是真的很慢,沒錯2.非要一夜連續好多次,神仙也會軟,還有機內鋰電池蓄電量比較飽足時,回電算快)
6.色調呈現偶爾會出現過於濃郁或不自然的感覺(這部分還好,純粹個人口味問題)(認同)
沒有結論只有感想
1.拍不好是不能怪相機的,只有買不好可以怪自己
2.相機是物,是歸人來管的,哪裡可以讓他騎到老爺頭上,教老爺讓人家誤會沒有控制它的能力
3.技術與相機的觀念是靠自己提升的,我相信新技術會給人增加安全感,經濟若是許可是可以一直向上買買買
4.沒有換不換機,只有花不花錢,機海無涯,花錢無邊,相機來來去去,留下的只有照片,早悟早解脫
(恕刪)


lghlion wrote:
高ISO的使用時機很...(恕刪)
dvdr2001 wrote:
5.都棚拍了還在用內閃?沒棚燈好歹也拿個外閃吧!就算是用內閃,棚拍又不搶拍慢一點應該沒差吧?...(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