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手震就是個工具,特別在以前 iso400 後就不能看的時代是個寶。
沒想到現在這麼寶?
防手震自 2013 年開始用CIPA標準,就不能亂喊
而 Sony 每一台相機送測的使用鏡頭都不同,
A99-2是 135/1.8ZA 4.5級
A7-3是 FE50/1.4ZA 5級
A6500 FE55/1.8ZA 5級
A99 很誠實,官網是
STEADYSHOT INSIDE CAPABILITY
Approx. 2.5 EV - 4.5 EV decrease in shutter speed (varies according to shooting conditions and lens used)
看你用甚麼鏡頭而定 2.5~4.5不等
所以不同鏡頭可能會無法達成官網宣稱的效果是正常的。
機身防手震最多什麼時機用呢
1.風景(或需要流動感的照片)
2.靜物(或需要流動感的照片)
低速不打閃不太可能拍人(需要製造流動感的照片)
假設你 85端 為了所謂的畫質,硬把快門拉到 1/10 之類只依靠鏡頭進光,人物微動的機率就會非常高。
你也不可能在清晨傍晚微光拍攝可能被風吹動的花草的情況下,拉低快門拍攝可能被風吹動的花草。
當然你要製造流動效果例外。
當然也要看使用方式,知道如何手持比較穩,如何釋放快門比較穩。
所以防手震只是一個看情況幫助你的工具,而不是刻意一直去挑戰它。
以上這些洨知識各位大大一定懂,多講就抱歉了。
A850 70-210/4 200端 1/10s 手持拍攝

a100 70-210/4 75端(135等效110mm) 1/6 手持拍攝

a100 105/2.8 Macro (135等效150mm)1/40手持拍攝

a100 18mm (135等效28mm) 0.6s 手持拍攝 iso 800 如果要 正常速度拍攝 我可能要 iso 1600 ~3200 防手震就是當時爛相機的寶

a350 20mm (135等效30mm) 1/2s 手持拍攝 iso 3200 如果要 正常速度拍攝
我可能要 iso 6400~12800 防手震就是當時爛相機的寶 a350 這種阿公相機 6400可以看嗎xd 啊350也根本沒6400

a100 16mm (135等效24mm) 0.6s 手持拍攝 iso 800 如果要 正常速度拍攝 我可能要 iso 1600 ~3200 防手震就是當時爛相機的寶

a100 35mm (135等效50mm) 1/20s手持拍攝 以前追焦防手震可能沒幫助,現在五軸應該就比較有幫助了

為什麼我貼一堆骨董相機的照片
因為我從850之後,拿a7一代就沒用過機身防手震,因為iso可用到 3200,用鏡頭防手震機會也是低很多,
就算我拍婚攝商演,我也會盡力保持在安全快門,不會只想拉低 iso,,因為提高 ISO 拍到畫面比畫質重要 N 倍。
當然有會更好,這只是一個工具。
活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