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長期分享] 攝影の醍醐味 sony alpha 900


pandemonium wrote:

还是不太能想象,...(恕刪)


其實方法很簡單 , 以前我們照一張相 可能會發現..太暗或是太亮 這時候你能會加減ev 或是改變光圈,快門
再照一張 在看結果 ...
如果發現這張照片還是太亮或是太暗
你會再照第三張, 在去檢查照片..
智慧型預覽的功能是 你照了一張後 可以直接修改ev,快門,白平衡等.加快我們決定下一張照相時的參數.
不用反覆一直照一直測試.
果粒貓 wrote:
其實方法很簡單 , ...(恕刪)


哦,原來是這樣子的,謝謝您的解釋。
恭喜大大入手好機
好羨慕呀
希望平價FF快點到來
我也想享受這醍醐味
【預覽功能】就像醬子:


按下預覽鈕,會以機身的設定拍一張(未存檔),此時可以調整設定。


如加減EV,效果馬上呈現出來。


如果便可以拍出較佳的照片,比起拍完再瀏覽後做調整,更加便利。

Meet Vampire:http://blog.xuite.net/tim13/vampire
請問閣下的預覽功能裡面
DR, DR+ 選了有反應嗎
因為我的只有選DR+LV1 ~ DR+LV5 畫面才有反應
想問問看是否大家的都一樣
謝謝
用調raw的方式反調機身設定,還蠻有創意的.
實不實用就見仁見智了.
畢竟這麼小的lcd能呈現的現場效果令人懷疑
戶外陽光等環境因素就不用提了.
攝影人的份量來自於作品 而不是相機與鏡頭 My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frank_photos/
我是原PO,連續假期比較有空、熬夜湊出一些雜思、重新編輯在本文上。
請隨意看看。
久美攝影 JomeiPhoto
freeninja wrote:
我是原PO,連續假期...(恕刪)



謝謝樓主精闢的補文^^

不過關於老鏡部分,搞不好各廠想的那麼深只有NIKON也不一定,CANON當年都能大破大立改掉FD接環了

以下是個人見解,樓主當參考吧^^

現在全片幅機就算如A900 其CMOS單位密度其實還是小於50D的1500萬跟A350/K20D的1400萬畫素

老鏡在APS上表現的還OK是因為邊角畫質沒用上~不是像素還不夠的原因

老鏡到了數位時代要改進的不只是解析度~

包含了抗耀光鬼影等等必須適合於新數位時代的改進

以75-300這隻1985年出到現在的KIT為例,在底片機上幾乎沒紫邊

在數位時代卻慘不忍睹

樓主有空可以看看目前有出數位全幅機的各大廠賣機器的廣告....

包含SONY在內,三大家都是希望USER買入新時代的鏡頭

好完整展現新機的實力,D3 D700也是如此阿,5D,5DII何嘗不是 ^^

(鏡頭的改進加價,USER的購入,對廠商而言這才是生財之道阿)

就我接觸的人而言,包含玩M42在內

玩老鏡的理由不只是為了解放,有一大半是要當年的味道與感動阿^^




決定也開始來蓋自己的大樓!別急,一步一步來吧!

25.


26.
久美攝影 JomeiPhoto
到底要不要買ZA鏡頭呢?所以我試看看中望遠定焦的感覺

此為 Tamron SP AF90mm F/2.8 Di MACRO

27.
久美攝影 JomeiPhoto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