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增光鏡與增距鏡、F值和T值討論(討論SONY誤導炮王俱樂部)



圓元你忘了切換成A大帳號啦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6384460#82055736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T之歌 wrote:
本人於"SONY大砲...(恕刪)

相機版上,除了剛進來不明所以的人,正常人都不會認真看待AbdA跟圓元的言論

這人唬爛習慣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還喜歡自導自演,拍照也是乏善可陳
T之歌 wrote:
你好,你的公式在算術(恕刪)


靠背你英文有多爛 aperture diameter 你跟我說你看不懂,
查不到資料喔,
給你幾個月你還沒學會?
好意思發篇文章想糾正別人喔!

diameter 的中文翻譯是什麼? 直徑,
你知道 "直徑" 是什麼吧?
aperture 的中文翻譯時什麼? 光圈,
所以光圈的直徑是什麼?
公式上就是 f / #, 中文講 焦長(f) 除(/) 焦比(#, f-number, f/# 這個時候的 f/# 代表的是一個符號式文字, 這個符號代表焦比)


sony 的 600 f/4
aperture diameter 就是 600mm / 4 = 120mm
那個光圈開口的直徑就是 120mm.

給你幾個月你還在這邊給我邏輯當機,
自己翻譯都不會喔!

你也跟 ABCD 同一個水平,
死不認錯而已啊.
CLOUDWKJ

sony 的 600 f/4 aperture diameter 就是 600mm / 4 = 120mm 那個光圈開口的直徑就是 120mm.<<< 600/4=150吧

2021-06-15 16:59
CP-9 wrote:
靠背你英文有多爛 aperture...(恕刪)


先生,感謝你於數個月後再次回覆
也讓我確定你是沒事找事,和ABDA同級的東西

時間太久了,我本來都忘記討論的地方,故先重溫

於11樓
你提出"光圈值 = 鏡頭焦距長/鏡頭光圈值經."
我說叫孔欄直徑比較不易混亂
你卻反駁怎可能混亂
再提出
CP-9 wrote:
N (光圈值, Aperture #) = f (焦長, Focal Length) / D (光圈值經, Aperture Diameter)


問題來了
我查不到的是Aperture #
我19樓和20樓已經作出詳細的說明
而正式公式是
f / 數值 = 鏡頭焦距 / 光圈的直徑
f-number = Focal Length / Aperture Diameter

終於到你的21樓
CP-9 wrote:
還有 f/# 其實就是 Aperpture Diameter


??????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都知你來胡來了
按你的說法套入你的公式就是

Aperture # = Focal Length / f-number(Aperture Diameter)
如果你沒有說 f/# 是 Aperpture Diameter大概公式換一下位置勉強算對吧

終於來到今日,你GOOGLE了Aperpture Diameter的資料出來
可我問的,是你的Aperture #是甚麼東西,而不是說Aperpture Diameter(孔欄直徑)

拜託你好好解釋Aperture #是甚麼
和你那Aperture # = Focal Length / f-number(Aperture Diameter)這奇妙公式怎麼來吧

自己等同自己這樣的公式都被你做出來了

不要學ABDA,多提升你的英文和邏輯水平,好不好
看不懂我問你甚麼,那就請你爬回23樓去看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6392785&p=8#82231325

著名誤導之一
最初傳出28MP時還有一個額外資訊,A9用的38.5×25.7尺寸的感光元件
當然其實現在拆出來一看就知道不是了

其實確實邊緣有更多像素點去做電子防震和像素偏移
但大概就2420萬至2450萬像素左右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近期想說一下"等效光圈"這東西
發現現在這樓有點概念可以用

其實"等效光圈"是一個不正確的說法
等效的部份不是光圈,而是景深

每個焦段設計鏡頭時,最簡單的是成像圈直徑與焦距接近的鏡頭
FF感光元件對角線43mm,APSC感光元件對角線29mm
所以FF鏡頭總是35-50這個"經典"焦段下,體積相對最細
而APSC大概是24-35之間體積相對最細

長焦的部份,因為焦距注定了成像圈容易做更大
所以FF和APSC的同焦段同光圈下制作難度會接近
細片幅可以偷等效焦段

但廣角部份就不可以了
例如12mm,最適合的成像圈尺寸比較細
要擴大成像圈就意味體積要加大
(順帶一提,非恆定變焦鏡大部份位置的原理是擴大成像圈,所以點吸光量下降)
這時如果計算等效,因為APSC 8mm才等效FF 12mm
而8mm擴大的成像圈自然比12mm要多
所以APSC雖然尺寸比較細,但要在廣角端等效焦距和FF一致情況下
做鏡難度可能只是差不多

舉一些實際例子
富士XF10-24F4 385g 平輸$23000~
富士XF 8-16F2.8 805g 平輸$40000~
Sony 10-18F4 225g 平輸$18000~
Tamron 11-20F2.8 335g $22800(平輸$18000~)

Tamron 17-28F2.8 420g $26200(平輸$21000~)
Sony 16-35F4 518g 平輸$22000~
Sony 12-24F4 565g 平輸$38000~
NIKON 14-30F4 485g 平輸$26000~
Sony 14F1.8GM 460g $40980(平輸$38000~)
SAMYANG 18F2.8 140g $8000~
CANON 16F2.8 170g 預計$8000~

如果用上增光減距鏡,FF 12-24F4是會變成APSC 8-16F2.8
所以我會視這兩者設者難度接近
在廣角下,我會更偏好FF,鏡頭價格在同樣虛化程度下甚至更超值
甚至有兩支奇蹟定焦
APSC中則只有10-18一支稍稍吸晴一些...

而FF機身總伴隨更好的感光能力和像素
對於超廣角大多涉及的風光拍攝有利
和長焦不同,廣角和超廣,小片幅完全佔不了便宜,基本上可以直接投資全幅...

順便
Olympus 8mm F1.8 315g 平輸$18000~
Olympus 9-18mm F4-5.6 155g 平輸$12000~
吸引力太一般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