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

SONY大砲俱樂部

color7 wrote:
辛苦了By A9II(恕刪)
漂亮啦................

2021.02.16 AM 07:19一大早有下來的第一隻,其羽毛非常的新,應該是每年一次剛換過的新年新衣...

Sony A9II & SEL400GM+SEL20TC



(1/2500S、F5.6、ISO400,這時一般都還在叫ISO要到6400~12800不行啦。)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bdA wrote:
請再據我第#26樓所(恕刪)


A9 II 手冊中說明: AF中的光圈驅動 - 將光圈驅動系統變更為以自動對焦追蹤效能為優先或以靜音為優先

你的觀念裡混淆光圈的定義了, 還以為有所謂的原始光圈
AbdA wrote:
其特徵之一就是利用非使用中的光圈。即加了增距鏡,雖實用光圈被縮小,但原始光圈仍可被打開,用來作增光補助(恕刪)


其實我只是要告訴你, 孔徑不變下最大光圈在裝上2倍鏡後就是F5.6了, 這是光學原理的定義.
你何苦要自行解讀完後, 一直持續堅持錯誤的觀念呢?

對焦優先順序指的是相機在你機身設定任何光圈下, 都以最大光圈(這裡指的就是沒裝上倍鏡F2.8, 或裝上倍鏡的F5.6, 不會是加上倍鏡還能F2.8)來進行對焦, 因為在最大光圈下能取得最大進光量給感光元件上PD對焦模組, 因此可以執行最快速的對焦, 所以手冊才會跟你說對焦優先順序能增進精準度及對焦速度.

但還有額外一句話:
當[AF中的光圈驅動]設定為[對焦優先順序]時,連續拍攝的速度可能會變慢

這是因為光圈在對焦後拍攝時還要縮小至你設定的光圈值, 例如F7.1, F8...等等較小的光圈值, 縮放之間會有物理時間限制, 所以連拍會變慢.
^^A 請多多指教~
wjmwang wrote:
M大想必覺得..「講不通」..
我要來講古,很多年前....
無視、不願遵守開樓言明,刻意製造紛擾,那就不客套,就拒絕往來!
MUS wrote:
當然有一種情形是例如舊的或沒有破解完成的副廠倍鏡, 無法傳遞正確的電子訊號給機身時, 機身會誤判沒有倍鏡而使用原先的光圈值F2.8

就這點,您已很明顯肯定了,可以控制的方式了...

以SEL400F28GM言,它的原始最大光圈F2.8,在加了SEL20TC增距後,作法是一律縮在最大F5.6,然原有硬體F2.8光圈還是存在的,即可實用的進光量最大是被限制在F5.6的光圈上而已,也就是使用者可控制的最大光圈是只能有最大F5.6來起跳,但原始的最大F2.8光圈還是存在,與您所言並不衝突吧?

在A9II蓋大樓上我說的:
一個很簡單就可驗證的方法...
例在428加2.0x增距鏡之下,把光圈固定在最大F5.6、ISO與快門也做固定,即要使這一組參數,讓相機的測光在標準值的0EV之下,然再去作AF-C。
如此就可觀察看鏡筒內的光圈變化,當在前述標準EV時有一個固定光圈大小,當對焦移動到更暗環境時,就可看到光圈會先放大再縮回原來的之快速變動過程;操作者看不到就請別人看。

在這個過程上,可以很明顯的,使用者把光圈調在哪檔,就會變換固定在那檔,但依這一方法去作,AF-C中因環境光源改變進入到更低時,明顯的可看到光圈是往大的方向開起,是有突跛使用者可控的最大F5.6了!

然既然可以比F5.6更大,為何不能開到最大的原硬體的F2.8大呢?
也就是說實情系統可控到最大來作幫助...AF光源上的不足之用。
但並沒有真正用F2.8去作成像的擷取,這可能是您最大的認知誤解!

另光學上是有一套實際原理,但為何還要有修正的鏡片,幾乎可形容跟現在談的是一種形式,就是實際上還有很多補助的方法,所以就這等加倍鏡言,官方SONY說:
◎增加焦距不降低解析度
◎保留了全光學的畫質和操作性
◎當焦距變成1.4倍長時,也只有1級的光損失。
◎當焦距變成2.0倍長時,也只有2級的光損失。

總之,我談到的...
其中最大好處是「最大光圈」不同,這在有「AF光圈驅動增進」功能之下,就是加了2.0x後被收成F5.6,但在相機上更有智慧功能之下,可以開到F2.8來增光補助對焦,而600GM最大就只能用F4,在相同環境之下,再加自己測光要求盡量壓低,600GM雖MTF好點,對精準度的補助沒有較好反幫助不大。

這在拍攝魚鷹現場,使用SEL400GM、600GM者不少,一有魚鷹景像下來過後,幾乎都會跟著來一陣呱呱叫,有緣人遇到我在稍作說明調控後,肯接受我拍攝的方式者,大都可以很光采的提前回家...指只要能打到桃子就很感有成果了,且還能得有更好的細節!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bdA wrote:
就這點,您已很明顯肯(恕刪)


要照你這種歪理的話,廠商就只要做類似Canon 200 F1.8那種鏡頭就好了,然後做2.4.8倍鏡,然後照著你的歪理,雖然使用者可控制的光圈要乘以倍鏡,但實際上相機超級聰明,會使用原先的最大光圈F1.8.來輔助對焦,對焦能力遠超過那些400、600、800、1200鏡頭。
wjmwang wrote:
要照你這種歪理的話,(恕刪)
「歪理」!很顯然就是有一個理被叫「歪理」,只是你無法接收受...Sony相機有這樣的新技術。

BTW:誰先應用、誰先聲明專利,那就會成獨家的!而在A9II蓋樓,已有談到……先有600GM之後,才在相機新增出來這一技術的加入,然你應該去找Sony抗議。

盼多多能貼圖分享才是道,就謝謝指教囉!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今天2021.02.19 AM10:25好時光最美一隻的降臨...0.2s的關鍵時刻!

Sony α1 & SEL400GM+SEL20TC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MUS wrote:
你是誤解了這個功能,(恕刪)


你是正確的
400加了2X增距鏡後就只有F5.6的感光能力
A92的對焦在縮光圈下也只很強,但也不會讓F5.6變2.8
AbdA wrote:
Sony相機有這樣的新技術。


我問了SONY,沒有
AbdA wrote:
「歪理」!很顯然就是有一個理被叫「歪理」,只是你無法接收受...Sony相機有這樣的新技術。


這麼多人都在說一個相同的事實。

看一下Sony官方的說明連結如下:

光圈、f-值與景深

裡面提到的:
F 值是鏡頭的焦距除以有效光圈直徑的值。以 35 mm F1.4 G 系列鏡頭為例,當光圈設為最大值 F1.4 時,有效光圈直徑為 35 ÷ 1.4 = 25 mm。請注意,鏡頭的焦距變化時,固定的 F 值所需要的光圈直徑也會隨之改變。舉例來說,F1.4 在 300 mm 望遠鏡頭上所需要的有效光圈直徑為 300 ÷ 1.4 ≈ 214 mm。這樣的鏡頭巨大、笨重,也非常昂貴,因此,在焦距較長的望遠鏡頭上不常見到很大的光圈。雖然攝影師並不需要瞭解實際光圈的直徑是多少,不過瞭解概念還是很有用的。

所以加上2X的400mm就是800mm(上面提到的鏡頭焦距變化),如果要有F2.8在800mm,有效光圈直徑就要 800 ÷ 2.8 ≈ 286mm,428的直徑就是158.1mm 怎可能會有這樣的入光量,而400 F2.8的光圈直徑 400 ÷ 2.8 ≈ 143mm,這個光圈直徑小於428鏡頭的直徑,加了兩倍鏡變成 800 F5.6的光圈直徑 800 ÷ 5.6 ≈ 143mm,跟400 F2.8 一樣的光圈直徑,意思就很明顯,裝了兩倍鏡對相機而言他就是F5.6了,相機再怎麼智慧,也不可能把400 F2.8的直徑變成300mm 然後裝入一個直徑286mm的光圈得到F2.8來"增光對焦"。

也看看下面Sony工程師回覆:
裝了2X最大光圈就是5.6,如果還是需要2.8的光圈,不加增倍鏡,請使用A92的智慧型變焦範圍,就是所謂的數位變焦。
  • 9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