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超值旅遊鏡]18-250mm鏡頭也來蓋大樓吧

感謝前輩的指教
但小弟理解力不足對於哪方面的失真依然有疑問
希望前輩指點

小弟的3

縮到18mm最小光圈F22畫質是不好沒錯,但縮圖的情況下應該看不出來
請問是哪方面失真了?色澤嗎?當天天氣詭異是陽光強烈的「陰天」
而且刻意對最亮的機車後照鏡測光以致於其他地方偏暗
小弟認為已經充分表現出當時的情況了

5

失真指的是有鬼影和偏白嗎?那當然
不難看出鏡頭和展示品之間還隔了厚厚一層玻璃(在玻璃櫃內)
有玻璃所以有點泛白小弟知道
當時沒有避開玻璃對兩顆不同色燈光的反射光
所以出現兩種不同色的鬼影...

7

失真指的是耀光以及光造成的泛白嗎?
這是小弟發現有耀光之後刻意拍的
耀光的原因小弟當時認為是保護鏡沾到油膩手印造成的
其實這支鏡頭小弟認為抗耀光能力是不錯的

9

這個失真我就不懂了,希望前輩細心指點...

小弟猜測失真可能,希望前輩別介意
a.是因為台灣代理商幾乎不廣告,但又拍到canon看板,感到匪夷所思嗎?
坦白說這是一個不需要代理商、沒有公司水貨之分、canon廣告又多到爆的國家

b.還是說因為小弟不會調整對比度以致反差過大
沒有看板的地方一片黑看不清楚?這是小弟能力不足

c.雜訊太多畫質糟糕
我手持拍照故意拉高iso來增加成功率
縮圖後雜訊也能被前輩發現,前輩果真不是一般常人

d.或者是夜景怎麼能不拍車流或星芒而感到不正常?
我的目的只想拍「到此一遊照」罷了
假如拍車流或星芒那上面的廣告看板不就過曝全白了...

10

依然不懂哪裡失真
請前輩教導
tpct wrote:
影像失真乃鏡頭之正常現象,端看各廠修正的程度。
但Sony該支DT18250之失真狀況不須細看即可判別令人匪夷所思,有點騙小孩的感覺。
鏡頭之正常瑕疵還包括像差、色差、繞射、泛白、鬼影等等,
各位網友的DT18250貼圖中也還有看到鬼影的照片,
若有原檔可查,可以想見對於失真的修正程度,像差與色差的狀況恐難避免。...(恕刪)

小弟是單眼新手(3週...),非常感謝前輩撥冗指教。

小弟看了前輩所指有問題的照片,其實以小弟的木眼看不出問題出在哪。
小弟大膽約略猜測問題是...
耀光、變型、紫邊現象、暗處細節(這應該是機身問題吧...)
其中縮圖後還看的出問題的,應該是以耀光跟桶狀變形的問題居多吧。

但前輩先前所言,"DT18250這支失真真的有點誇張了"。
不知前輩所比較的對象是...?
Sigma 18-200 還是 Nikon的18-200呢?

如果是拿蔡頭、G鏡、定焦來進行畫質的捉對廝殺,
恐怕對旅遊鏡來說,是嚴苛了點...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一般來說,原廠重質,副廠重量,比成像品質,只需討論Sony的鏡頭。
失真最嚴重的照片是狂人的第三張,
如此顯明的失真過於離譜,故不建議購買這支鏡頭,等拍久了會看了,你會唾棄它。
踏入單眼的世界,就不要去想價格了,
若擁有所有的G鏡與蔡頭,此生無須再買鏡頭,
若想省一點可以只擁有三支鏡頭,DT16105, 70200G和一支定焦大光圈就已足夠應付所有場合。
大哥還是別讓小弟猜測了吧
請讓小弟早點學會看...

3的失真...是指紅色建築物的扭曲變形嗎?
走路狂人 wrote:
3的失真...是指紅色建築物的扭曲變形嗎?...(恕刪)

我猜是......

因為小弟的照片,所有地平線、海平面等相關的,都被點名了。
水平線的確明顯看的出變形。

以上是我猜測前輩的指教啦,
剩下還是請前輩解答釋疑吧。

不然,我就看不出問題在哪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矮子喬登 wrote:
...(恕刪)

請問喬登大...第一張的拍法是如何拍攝的...這幾張圖的地點在哪裡...看起像是在銀河中幽幽寂靜無聲無息的世界中..令人心身放鬆....拍的真是 ....啵棒~~
說真的...
我也看不出失真在哪裡...
(這是不是代表我沒有必要去敗G鏡or菜頭...因為分不出來...眼殘也是一種幸福啊)
但是...
如果說不是每張照片都有tpct大說的失真...
那會不會是因為當時的拍攝條件不同所致~
光圈快門光線方向不同而引起的狀況...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是鏡頭的原罪了~
黑名單果然還是有用處的...可以幫你濾掉一些腦殘發言
小弟是這麼覺得啦
任何領域都有生手跟熟手
生手通常會陷入追求器材等級的症頭當中

以玩車來說...輪胎
我第一組胎是普利司通RE-88.....1700元,跑山路跑得滿高興的
第二組胎是普利司通RE-728......2000元,感覺好上一點
第三組胎是普利司通S-03..........3000元,感覺好很多喔,跑起來很爽
第四組胎是橫濱AD-07..............3800元,更爽....但是心情轉變了

胎那麼貴,吵...又不耐磨

又不是賽車手,也不像以前那麼愛開車了

下次換胎換回平價轎車胎應該就可以了~~

同理

用DSLR要作何用?

拍家人?拍風景?出國比賽?器材比賽?蔡司G鏡才是王道?

當然很有錢另當別論

功力不好,換熱融胎一樣被海放,用蔡司也可能拍出解毒照

不是非菜頭、G鏡才是唯一啦~~


離題了,看起來18-250帶出去玩滿不錯的

不過紅色建築物的扭曲變形倒是滿明顯的~~





看來紅色建築物已經被我拍成比薩斜塔了
真的是有明顯扭曲沒錯

那張照片的前一張

同樣18mm端,不知這張還看得出多少扭曲嗎?
照片一樣沒有經過任何製作

看得出失真嗎?
可以的話請從細節教導小弟,別再讓小弟盲猜了
如果要拿相機旁的窗戶、電線桿、底下馬賽克看板、紅色建築物邊緣、校園建築物邊緣來比較作文章那我也沒辦法了
因為這些本來目測就不是互相平行的
硬要這麼說小弟也只有的份了

以菜鳥在網路仰望過許多照片和測試報告的認知
變焦鏡會在廣角端會有扭曲變形,這可說是變焦鏡的原罪
不管是18-250mm還是kit 18-70mm
甚至是蔡頭za 16-80mm都一樣有
部分照片也都看得出來
高倍率鏡頭扭曲比較嚴重是意料中的事
小弟認為18-250mm能這樣已經算不錯了
畢竟不是每張都看得出來
以後遇到這種有直線的物體...多照幾張不同角度來適當篩選(前提是要有像前輩一樣的神眼)似乎比較恰當

假如拍攝上想要沒有扭曲只有定焦鏡了
但是拍一張照換一次鏡頭...這恰巧和小弟期望一鏡到處遊的旅遊心態相違背
也可以當作是小弟寧願當小孩被騙吧
tpct wrote:
一般來說,原廠重質,副廠重量,比成像品質,只需討論Sony的鏡頭。
失真最嚴重的照片是狂人的第三張,
如此顯明的失真過於離譜,故不建議購買這支鏡頭,等拍久了會看了,你會唾棄它。
踏入單眼的世界,就不要去想價格了,
若擁有所有的G鏡與蔡頭,此生無須再買鏡頭,
若想省一點可以只擁有三支鏡頭,DT16105, 70200G和一支定焦大光圈就已足夠應付所有場合。


基本上,我是個實用主義者,買東西除了品質、價格、預算,還會考慮生活上適用度、方便度,同行者(如家人)的感受等等,前輩的說法讓我很認真的思考了幾個問題:

(1)單眼如果可以「用一輩子」,而且可以一輩子滿意,或許我不會考慮價錢。但是在數位時代,有沒有這麼永恆的東西,個人很是疑慮。機身推陳出新自不待言,沒多久以前的A100、A200現在都已經退潮,日後A350、A700也會是這樣...,小弟基本上不相信在我有生之年,APSC規格(或是SONY規格)不會被淘汰。現在的東西能用個5年、10年,我就很偷笑了。

(2)以蔡司組合來看,70200G要價台幣62800,1680Z要價21880,一共84760。比較便宜的組合,70200G要價台幣62800,DT16105要價15880,一共78680,退一步想一想,DT18-250才16980,不夠優秀,也可以原諒了。如果再退一步想,如果SONY DT18-250都「只」有這樣的品質了,那我買原廠意義也不大,買A18不就好了(還更便宜將近三千)?繼續退著想下去,甚至同樣的錢,乾脆買台FUJIFILM S8000FD好了,不僅更輕還可以找回一半的鈔票,出遊時還可以給女友用一台,一起歡樂,皆大歡喜也。(我是認真這樣考慮喔!)

(3)再退一萬步想...,如果小弟真的把上面的組合其中之一買下來,那麼即使有優秀的成像,也要體力去換。兩個組合都要1.8公斤,加上機身、設備等等,全部至少2.5公斤起跳,兩隻鏡頭如果帶出門,腳步沈重不說,換鏡頭還要請家人稍等...我看恐怕就玩不起來了。

結論是:
『嗯...這個主意很好,可是不適合我,要我買,我還是會考慮18-250,呵呵。』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