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我的A73/A7R3 + L鏡+原廠鏡 (慢慢蓋樓)

我的機身是A7II,最近也買了MB5最新版本
我的心得是
節能模式搭配相位對焦真的很快
用進階模式會用到對比對焦,感覺鏡頭馬達一直轉很怕會燒掉,而且很噴電
(覺得前面有大大說更早的機種A7/A7R用進階模式比較適合,有相位對焦用節能模式就好了)


但我想用"眼控對焦"時,
用相位對焦會顯示"不支援此鏡頭"
只能關閉相位對焦用對比對焦,而且感覺對焦很慢又不太準焦


想請問一下
在A7III支援MB5"相位對焦+眼控對焦"嗎?
ctxkevin wrote:
MB5有兩個模式 G...(恕刪)


請問樓主MB5接85L使用節能模式可以到f1.2嗎? 我的顯示是f1.3,只有進階模式才可以看到f1.2。

rebluer wrote:
我的機身是A7II...(恕刪)


A73搭MB5+Canon EF L鏡頭
不管是節能或是進階模式都能眼控沒問題
善用手邊的器材記錄生命中美好的回憶

leonard wrote:
請問樓主MB5接85L...(恕刪)


大大您好
我的狀況跟您一樣喔!
善用手邊的器材記錄生命中美好的回憶
久沒有po圖
MB5+EF200L
1805011117_DSC01534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1805011121_DSC01544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MB5+EF24mm F/1.4 L II
1806251934_DSC03520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1805050916_DSC01888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1805050940_DSC01894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1805201211_DSC02398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MB5+1635/2.8 L II
1805201222_DSC02447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MB5+135 F/2L
1805201216_DSC02417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MB5+24-105mm F4 L II
1806021638_DSC02974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MB5+EF85L II
1804141215_DSC00649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Sony FE 55/1.8 (攝於7/9瑪麗亞颱風前)
1807090928_DSC03740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善用手邊的器材記錄生命中美好的回憶
ctxkevin wrote:
大大您好我的狀況跟您...(恕刪)


感謝確認與回覆!
leonard wrote:


感謝確認與回覆!



前輩想請問,mb5/mc-11對鏡頭本身的防手震可否啟用?以及畫質與發色上是否就與原本鏡頭接近?
抱歉,問題頗多~
ps 機身 a73
Goldkenn wrote:
前輩想請問,mb5/mc-11對鏡頭本身的防手震可否啟用?以及畫質與發色上是否就與原本鏡頭接近?
抱歉,問題頗多~
ps 機身 a73


1. MB5/MC-11對鏡頭本身的防手震可否啟用?
答:可以,機身五軸防手振,當接上鏡頭有防手振功能的時候透過這兩個轉接環會把三軸交給鏡頭,機身負責剩下的兩軸
(請記得確認機身的steadyshot已開到auto偵測焦段,若用天工LM-EA7轉接老鏡時要把auto關掉並把steadyshot調成對應鏡頭焦段)

2. 畫質與發色上是否與原本鏡頭接近?
答:鏡頭本身的畫質與發色一定是保留著(光學特性),但CANON機身與SONY機身本身的調性不同,所以很難回答您一個漂亮的答案
換句話說,我手中的一些L頭,本身就有發色上的差異,就我個人喜好,以85L與50L是最愛(白平衡也準,拍出來不會偏黃),而35L發色較淡,200L一代的暗部細很好,這些在Canon機身與SONY機身上都是一樣的特性,但本著兩家的機身各有不同的調調,導致最後直出JPG的顏色還是有些不同。(但SONY也在跟大家的喜好靠攏,所以新型號如A73調教上愈來愈來像canon/nikon迎合大眾
我建議對顏色很在意的話,可以用LR+PS調成想要的色調。
而畫質部份,透過轉接環,只要鏡頭、機身光軸沒有異常,轉接環對EF鏡頭原廠法蘭距設計的,所以畫質不會有問題
有關銳利度的話,新鏡大多強調銳利度,許多用高對比換來高銳利度,這樣會帶來暗部細節損失,我個人不是很愛這樣的調性,
若鏡頭不夠銳的話,須要銳利的畫質,PS上銳化功能就很強大,可以滿足大多桌布等級的輸出須求。
會說銳利度這段的原因是我手頭留下來的L鏡,若與新出的一些ART鏡來比較的話,並不銳利
我覺得鏡頭不是只有銳利度為唯一條件,可以評估其鏡頭可開的光圈、鏡頭體積、鏡頭價格(可考慮二手),鏡頭容易取得性、畫面氣氛等一些難用軟體補足的條件來做整體評估。
而能掛上L鏡的畫質都有一定的水準,焦段較完整、二手市場流動量也較多
才會讓我手頭有幾根SONY原廠鏡,及多根L鏡
(24mm F1.4,200mm F2.8原生鏡頭有錢都買不到,SONY未出)

以上個人使用上心得
善用手邊的器材記錄生命中美好的回憶
ctxkevin wrote:


1. MB5/M...(恕刪)



感謝回覆,看來我可以安心購買
本身c跳s,目前對於短焦部分原生28/2
可是就是不習慣,質與發色、形變。


目前可能會脫手,購買mc-11+35/2 is 


再次謝謝認真回覆
Goldkenn wrote:
感謝回覆,看來我可...(恕刪)


剛少說了一部份
為何機身有防手震功能,為何還要用鏡頭的防手震功能呢?
我的體驗下來發覺一點
SONY機身的防手震能幫的是手抖動的頻率不會影響到畫面,但手振振幅不能太大,不然還是看到畫面在動
但鏡頭的防手震能輔助的抖動頻率也許不比機身的穩定性強,但能容許手振的振幅是比較大的
這點在接小小白IS時使用200mm特別明顯,使用鏡頭與關掉鏡頭的IS,能容許手上下動的幅度是有差異的
這點也許是SONY機身在走路時,錄製視頻防手震效果不好的原因

上一些近期拍的圖
MB5+ 24L II


1807151318_DSC03900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這根已出售
MB5 + 24-105F4 L II
1806021616_DSC02935 拷貝 by ctxkevin, 於 Flickr



善用手邊的器材記錄生命中美好的回憶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