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首支搭載SSM的ZEISS鏡頭 - SONY 24-70/2.8 ZA SSM

好讚!
不過這價錢實在買不下手、
繼續用16-80 ZA撐下去 !
卡瓦納旅行團 :http://kavanachang.pixnet.net/blog,旅行時一天當五天用,讓同伴走到肌腱發炎、邊走邊流淚、旅行一趟可以瘦個好幾公
就感觉A700+蔡斯的镜头有霸气,真威风!
yspb wrote:
在a700上不會喔~...(恕刪)


可以裝的話...去買個小白G的遮光罩來用..


shinanuimai wrote:
可以裝的話...去買...(恕刪)

可以呀~

但是要考慮清楚喔...在底片上會被遮到....
嘿嘿嘿~~~
終於在這看到實拍照了

看來可以放心入手了

蔡頭的成色不是奈米跑的出來的~ku~kuku~

啥可以讓我失去理智? 當我看到〝SONY〞這個字的時候...>0<
RedLeo wrote:
終於在這看到實拍照了
看來可以放心入手了
蔡頭的成色不是奈米跑的出來的~ku~kuku~


N 家的奈米鍍膜 24-70/f2.8 是強調奈米鍍膜的抗耀光性, 而不是加了奈米鍍膜後會變多利或多豔.
如果有哪位前輩高手同時有這二顆在手, 除了成像的味道, 不妨 PK 一下兩隻鏡皇的抗耀光性.
不惑之年移居美國,該買什麼車?
lin8810 wrote:
N 家的奈米鍍膜 2...(恕刪)


只要可以減低耀光. 某種程度也有助於成像的對比和色彩純度表現

Nikon目前的nano crystal coating算是領先其他廠商喔.....尤其是超廣角端.
lin8810 wrote:
N 家的奈米鍍膜 2...(恕刪)


感恩啦~小弟知道奈米抗耀光比蔡頭強

外頭有人PK過

我的意思是不會為了這抗耀犧牲蔡頭的成色

不曉得T*可不可以用奈米技術鍍上去?

蔡頭的成色深深讓小弟沉迷無法自拔
啥可以讓我失去理智? 當我看到〝SONY〞這個字的時候...>0<
其實T*的精髓不是在於抗耀光性,而是在於對於光譜TRANSMISSION的修正,配合不同鏡片的特性使用不同的鍍膜.雖然其中的奧妙外人不得而知,但是過去在底片機上就不說了,就算在目前DLSR上,配合固定白平衡的使用,很明顯感覺得出來ZEISS LENS對於色彩的演譯勝於同時使用的其它鏡頭(CANON和某T牌副廠鏡).
不過我這裡說的蔡頭是CONTAX,現在的新蔡頭我還沒經驗,希望能有一樣的表現.
此外,抗耀光性不僅僅和鍍膜有關,和鏡片的組成也有差,甚至光圈的位置,內部消光的設計都有影響.除非是該家的鏡頭不論哪一款抗耀光性能都偏弱(例如某家副廠鏡頭廠),不然,拿不同設計的鏡頭來比耀光,除非是相差天地之遙,不然倒是不用在意,意義也不大.T*,HFT,EBC,SMC,NCC....都是伯仲之間的性能了
順便手上有兩張之前分別用ZEISS VS 100-300與CANON小小白的對比照片,沒在DSLR上看過蔡頭的色彩實力,可以參考一下.
都是用固定日光白平衡,EOS KISS DN,當天是多雲.
下圖是小小白,在200端


這張是vs 100-300在200端左右,或許蔡頭的透光率比較高,和小小白一樣的曝光值,拍出來比較亮.


由於亮度有差,所以用PS把小小白拍的亮度拉到和蔡頭相近.大家可以特別注意,下圖(蔡頭)的綠色是鮮綠,而小小白是較暗淡的綠.同時,上圖(小小白)在亮度調整後,紫花的高光位細節就不見了(我盡量了)

小小白


蔡頭


所以,當整張照片是五顏六色的時候,蔡頭在色彩上的優勢就會很明顯了!)
不是說小小白不好,只是,與蔡頭相比就會有高下之分了.
供大家參考囉!
(NOTEBOOK的LCD因為色域太窄可能很難看出,建議用桌上LCD,就很明顯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