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5絕對必要,除非你不喜歡拍建築,但歐洲最吸引人的不就是那些古典又美麗的建築嗎?尤其教堂、宮殿、博物館,都超大的。16-35會比15這種定焦來得好用、有彈性,當然你若想回來再裁切也不是不行。
2.至於35以上,要看你喜歡拍什麼題材,70-200很好用,但真的拿出來的機會高不高?喜歡拍遠景?遠遠偷拍人嗎?這隻畢竟是最大又最重,若使用率不高,似乎可以不用帶。
3.也可帶1隻55or85大光圈鏡頭,可以拍一些物品特寫或是在需要大光圈時使用。
4.其實把2470帶著也不錯,當天出發前就先評估今天的景點,把鏡頭換好,另1隻放背包內備用,若旅館安全甚至可以不帶。這2隻鏡頭夠你拍90%以上的題材了吧?除了教堂之外,大部分的情況這隻2470都可以應付。
5.24240很方便,就看你對畫質要求高不高?看你原本想帶那麼多鏡頭,應該會有一些堅持吧...而且既然16-35必帶,那麼24240跟2470gm我會選後者,放掉70以上,但在16-70這個範圍都滿意。
6mb wrote:
去莫斯科玩3-5天,
然後柏林,多特蒙德, 科隆,
巴黎,
羅馬 這樣走, 一共20天左右.
...(恕刪)
去不同國家,看看他們的城市很不錯,我去過德國的幾個
城市,像科隆、司徒加、夫萊堡、杜丙根等,都是在一個
城市的青年旅館住幾天,然後坐火車到其他城市,那時還
是學生,所以有去逛這幾個城市的大學,科隆我拍過科隆
大教堂,也是很觀光客的拍法,因為走路走的有點累,只
是隨便看看,不過,學區附近也蠻好逛喔!
6mb wrote:
謝謝您的指點.
經過考慮, 首先2470GM被排除了, 雖然素質很高, 但是即不夠廣, 也不夠長, 特點不夠鮮明, 而且萬一出意外, 丟不起啊.
現在有2個方案:
1. vm15+24-240+vm50, 廣 ,長, 夜通吃
2. 出vm15/vm50, 換fe1635/fe50 or 55 1.8, 加fe 70-200, 同樣通吃, 換鏡頭更頻繁, 但素質更高
...(恕刪)
個人出去旅遊拍攝注重裝備輕巧靈
因為從早走到晚一整天真的蠻累的
如果是我帶A7RII出國歐洲長時間旅遊會帶一機三鏡:
1.掛機頭24-240,因為你永遠不知到會突然遇到什麼有趣的瞬間 ,並且這顆頭還有F3.5及0.5-0.8m近攝+0.27x很好運用。
2.超廣頭16-35,大景建築不會跑所以可以想拍再換,外觀拍完了走進去建築內參觀也可以用
3.輕巧的大光定一顆(28mm-55mm),看個人習慣選擇焦段備著,在低光環鏡或是偶而想創作小品、糖水照或在旅館休息想周邊拍照時才拿出來用。
另外,
人類花了10幾年的時間在不斷改善精進數碼相機的自動對焦性能,出門旅遊善用有此功能的鏡頭會輕鬆很多。
一位攝影愛好者在同一段路途上,會比一般拍照的遊客,花兩倍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走的完
當然樓主如果預算夠又有好體力跟意志力

16-35F4 + 50/F1.8 + 70-200F4焦段全有了
由其720的素質又非常好,且720比24240也"只"重約100g,
差別在換鏡頭的體力、時間跟焦段
最後,記憶卡、電池跟充電設備要多準備一點
設備再好這些一出問題或少帶就全部GG
你的格局決定你看事情的角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