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6000 + Tamron 16-300mm MACRO鏡頭?

伯爵紅茶 wrote:
主要看你拍會動還是不會動的東西。因為 200mm時光圈縮到F6.3 但是畫質不好要縮光圈
通常畫質好是落在F8

F8一縮 相機 快門自然就要拉高,拉不上去就會拉ISO
所以畫質就會下降、降ISO快門也會降。
快門會降到1/80以下 之後 會導致拍攝人像容易晃動。
如果拍光線不足的畫面會導致失焦、模糊之類的問題
所以18-200或16-300都是屬於晴天鏡頭。

感謝大大精闢解說
請問利用縮光圈來提升畫質是此鏡頭的特性嗎?
爬文來看一般又喜歡大光圈鏡頭?
你的格局決定你看事情的角度

umax wrote:
SEL55-210 平輸 5000-5500
文章連結:章節按 AF-ON 跳至該章節

截錄:A6000+SEL 55-210mm AF-ON 追焦,先利用AF-ON對在正前方,
然後鏡頭往旁邊找目標同速甩到剛剛的對焦點按下快門就完成,有這功能的話,
機身、鏡頭就算對焦跟不上照樣可以追焦。
(恕刪)


感謝UMAX大
這章節小弟之前也有看,可是駑鈍看不懂...哈哈哈

小第曾用HX60V的鎖定AF追焦,成功率非常低
即使對到焦拍到了,畫質又很爛,一整個人沮喪就不玩了...哈哈哈

你的格局決定你看事情的角度

badaseases wrote:
VC不就是湯姆龍的...(恕刪)

16-70不是旅遊鏡...
-------------
非也。16-70是旅遊鏡,18-200是天涯鏡。哈!
18-105G因為是電動變焦鏡頭,所以增加了很多額外的重量
有將近500g重
而且電動變焦真的有夠慢,用起來感覺很差...
wakao0526 wrote:
感謝大大精闢解說
請問利用縮光圈來提升畫質是此鏡頭的特性嗎?
爬文來看一般又喜歡大光圈鏡頭?


其實你可以研究鏡頭MTF表

瞭解鏡頭特色,萬元以下的變交鏡頭多數都要縮2級光圈才能得到銳利畫質。
有些鏡頭光圈全開就很好如16-50F2.8

理論大光圈好處不少,
但有好有壞一樣的距離 大光圈拍照選自動、P 兩個模式,很容易拍出前面清楚後面模糊的景深照片。
但是這種跟一般旅遊時候所需要背景與人物要一起拍,如手機拍照感剛好不同。

旅遊照片就是要前後都清楚,所以要自己控制光圈。
但大光圈鏡頭用力縮有時還是不如手機或旅遊鏡頭效果。
這種長變焦段鏡頭也可以用長焦如200 或135這段,人像站近一點拍出背後模糊的景深效果。

所以18-200-18-300當成旅遊鏡頭用途,
其實只要瞭解它的特性,一樣可以玩出好照片。

18-200我用好幾年了,現在訓練自己只用16-50 F2.8練習。盡量不要被鏡頭限制


伯爵紅茶 wrote:
其實你可以研究鏡頭MTF...(恕刪)

感謝大大解釋這麼清楚
小弟心裡鏡頭名單跟順序更有底了
你的格局決定你看事情的角度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