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忽然發現EOS M的鏡頭CP值高出E鏡好多...

知道為甚麼EOSM賣這麼便宜嗎? 因為她沒法賣個好價錢啊,初出之時那個價格跟本賣不動。現時買她的沒有幾個是認為她比其他無反系統好, 選擇她只因她比其他無反系統便宜。
bbchen07 wrote:
sony作3c很強,...(恕刪)


以APSC鏡來說,E環真的沒什麼吸引的鏡頭, 但FE卻有幾支算很不錯的。


SEL35F28
SEL55
SEL90
SEL1635
SEL70200
這幾支都不錯, 還有其他如Loxia, Batis系列

mail4willy wrote:
知道為甚麼EOSM賣...(恕刪)


同意,出到現在過了多少年,仍然是那幾顆鏡頭,就可以知道C家根本不打算放心思在上面。價格低廉也是因為系統沒有什麼發展性,殘值低所以市場價格低。

有人是有心玩攝影,且用EOS M做為主力嗎?就算有也是鳳毛麟角吧。相較於a千位數的產品定位,EOS M還真不知道能做什麼。

要是Sony出了一顆18mm f/2,既餅乾畫質又佳,價格還只要8000,你還會用EOS M系統嗎?的確,Sony的低價鏡頭,價格不夠漂亮,畫質又差強人意,在不買到蔡頭等高級鏡頭的狀況下,是滿吃虧的。希望Sony能替APS-C鏡做一輪更新,雖然不太可能。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yosyen/
lifaung wrote:
老實說, 這也是你...(恕刪)


老實說,這也是你個人的看法
當初會放棄SONY改買FUJI就是因為SONY的菜頭或G鏡實在太貴...
然而不上菜頭或G鏡...
SONY一般鏡頭對上XF鏡.....差距可不小......
最後就只能轉接C家(N家)的鏡頭....
但是....
加上轉接環微單都不微單了...
SONY重NEX5之後的機身進步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可換鏡頭的相機又不是只靠機身...
對比富士努力的補齊鏡頭,品質也有口皆碑的誠意行為
實在差滿多的...
junk89 wrote:
老實說, 這也是你的...(恕刪)


老實說,SONY鏡頭我自用的,一個也沒有
家裡共用的只有SAL85F28,SAL1650F28,SEL28F2,SEL16F28
實際上我是MINOLTA加上LEICA以及ZEISS派的
附帶一提的是,SONY菜頭我現在也是沒有

EOS M2則是有借來玩過兩周,要是數年前我買NEX5N的時候就有這玩意兒,不見得我就會買5N

特別是持有NEX這麼久,但是原生鏡持有量卻如此低,你不覺得很微妙嗎?
A7II則是為了延續手上鏡頭生命的必要投資
特別是minolta......

不可否認,sony在鏡頭這塊上很少有超凡入聖的作品,也很少有CP值夠高,品質在一定水準以上的作品
我買EOSM 只有一顆22mm
就當隨身機使用,也沒買其他鏡頭來換

覺得輕巧方便畫質好


也許CANON沒打算繼續發展EOSM系統
不過一機一鏡的組合還真適合隨身拍


反正鏡頭+機身也才1萬,非常超值的價格


女生教我的事 wrote:
我買EOSM 只有一...(恕刪)


買EOSM就買M2+22餅干鏡當個隨身機就好, 其他的事就交給其他系統吧!

啊~ 11-22也不錯,拍風景慢慢拍沒關係
風雅之狂 wrote:
老實說,這也是你個人...(恕刪)

不否認就是我個人看法

所以說啦,有限預算底下EOSM足敷一般使用者需求
更別說一堆使用者就是KIT打天下,那EOSM應該是個合理的選項

富士的問題不是鏡頭品質,而是那個過於精美的定價
要是那定價是全副幅等效,那現在已經賣到翻過去了
可現在總有種板塊越做越小的趨勢

若可以接受富士的價位,我就完全可以接受A7系統的價位......(好的鏡頭價差很低)
某些方面而言總覺得富士客層就是雅痞類(非貶意,就是說為了那個feel去買機器)

話說到了A6000和A7的價差,先前跳水價折合公司貨機身只要兩萬六,依當時兩者價差已經相當低了
更別說兩者功能差距頗大,要特意選擇A6000在五月左右的當下確實有其難度
sony e環apsc鏡,能買的就24za ,35, 50,這3支定焦鏡頭,畫質還不錯.

其它的就算了吧.

搞不懂sony,不更新apsc鏡頭一直出機身做啥.
風雅之狂 wrote:
老實說,這也是你個人...(恕刪)


總覺得Fuji被神化了,用過幾台Fuji的機器,就XF35.4, XF56.2我就覺得很多人的評價都超過了實際畫質,說實在她顏色討好,但細節表現並不突出,而且就算XT1機能還是較弱,搭23及56在稍暗室內會不停拉風箱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