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16-80mm *T 你太讓我失望了

superkernel wrote:
鏡頭抗耀光的能力只有強弱之分,不可能做到100%,而且這也不是光靠鍍膜就可以決定一支鏡頭抗耀光能力的高低。

是阿,但是如果我沒看錯現在討論的是Carl Zeiss Vario-Sonnar T* DT16-80mmf3.5-4.5ZA吧,我們討論的不是Sony T* AF16-80mmf3.5-4.5DT吧,既然名稱是蔡司鏡頭,那應該是蔡司的光學設計+T*的結果吧,如果說是非蔡司的光學設計只搭配蔡司的T*鍍膜那有這種結果的話不會令人感到意外,但是現在討論的這支是蔡司鏡頭阿,如果說16-80ZA的光學不是蔡司設計的.....那.....難道是說只要有T*鍍膜就可以掛Carl Zeiss?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怎麼還會有那麼多人對蔡司如此癡迷呢
誰能提供一支在類似狀況下做測試就可明瞭!
sigma 18-200 f/4.5

f5


我手上都是Sigma , 其他都賣了。
16-80 還沒買
Walt Yu wrote:
是阿,但是如果我沒看...(恕刪)

幹麼這麼拐彎抹角的酸
擺明了不過就是想表達ZA都是假蔡頭罷了
洗積分洗到被砍光了吧 哈
beerstar wrote:
蔡斯不是神
ZA16-80也只是一支中上等級的kit鏡(Canon、Nikon有更貴的APS片幅鏡)
就算是強如Pentax SMC,光線角度沒喬好也難保完全沒有耀光呀

如果樓主在意耀光更甚於發色、解析力、細節、暗部還原
強烈建議改用PENTAX
ZEISS T*的抗耀光並沒有比SMC好
抗耀光也不是ZEISS引以為傲的地方

我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就端看您比較重視的是什麼了

Canon是有EF-S17-55IS,Nikon是有AF-S17-55f2.8ED,但是並不是要一線的規格才能做到一線的畫質,雖然說日本廠商往往都是這樣在搞的,但是16-80是蔡司鏡頭,蔡司令人讚嘆不就是因為他的光學品質平均起來至少有勝過日系各大廠的平均水準嗎?

16-80以他的售價而言給人的感覺是「同級中最佳之數位專用鏡」,而不是只有「中上」而已吧,不然豈不是有負蔡司之名也意味著鏡頭的畫質沒有高到跟價格同樣的水準?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太讓人心碎啦

如果抗耀光不是Zeiss引以為傲的地方@@,那過去這若干年網路上看到的那些不是蔡司迷而是詐騙集團嗎?
contax_n wrote:
幹麼這麼拐彎抹角的酸
擺明了不過就是想表達ZA都是假蔡頭罷了

帽子都是你在扣的
放寬心拉~小弟最近玩的Contax G系列算得上是"正統"蔡司吧
難道G系列的T*鍍膜就可以完全抗耀光嗎????
至少我目前手上的第一捲底片已經證實是沒辦法了

大家一致推崇的SMC難道就沒耀光???
那網路上看到的P家12-24,16-50的耀光照難道是後製加上去的???

所以啊~放寬心的拍照吧,為了這種問題傷神真的是很累人啊
蟑螂~~ wrote:
放寬心拉~小弟最近玩...(恕刪)


哈~~~
蟑螂格格也開始玩 contax G 了阿 ^^
你拍第一捲才發現 G 抗曜光不好齁 !!
網路很多人就都說 G 抗曜光能力很差,不是不好而已

zeiss 厲害的地方應該是獨特的發色
跟細膩詮釋影像的能力吧

不過也不能這麼說啦,
就很多網路上跟老前輩所說的 !!
zeiss 鏡頭每顆特色都不同 !!
不過這都是對 Sony 以外的 zeiss 而論的吧


看了這麼長串的文章...
其實我不是很懂樓主 主要的失望部份 !!
照我看來,其實沒什麼鬼影吧 !!
只是 16-80 曜光 嚴重而已 !! 嚴重到你以為是鬼影 ?! (我這樣以為啦 !!

我是P的用家,我們曾經討論過類似的問題.....以下連結,或許可以給您一個參考!!

P 光斑

有光斑不見得是壞事啦....會運用的,反而有另一種風味!!
ilbed wrote:
其實我覺得我並不是完...(恕刪)


我個人覺得應該有地方髒了 然後又縮光圈

所以長曝光很容易出現

最好檢查一下





再來 不知道樓主的A100 ISO如何調到80的 可以教一下嗎?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Banova wrote:
zeiss 厲害的地方應該是獨特的發色
跟細膩詮釋影像的能力吧

不過也不能這麼說啦,
就很多網路上跟老前輩所說的 !!
zeiss 鏡頭每顆特色都不同 !!
不過這都是對 Sony 以外的 zeiss 而論的吧



蠻同意你講的.

最近我在比較全都是有T*鍍膜的Contax T型機, 老的T2最軟, 但它的發色就是最特殊. 新一點的T3, TVS III還蠻利的, 但感覺菜味似乎就是少了那一點. (相對於T2而言, 跟它牌的輕便機比起來它們的菜味還是蠻不錯的).

Sony Zeiss我有16-80mm, 用過135/1.8, 這兩支是利得沒話講, 但數位時期則是菜味似有似無的, 好像感動性就少了一點.

至於T*膜抗耀光, 我並不覺得它有比它牌的高明到哪裡, 其實我當初買菜鏡就不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所以我對菜鏡有耀光, 並不覺得意外或失望. 我接觸過有以鍍膜作為標榜的, 有Zeiss T*, Rollei HFT, Pentax SMC, Super EBC Fujinon, 老實說, 我並不覺得它們的抗耀光有特別強的地方. Nikon除了最近的Nano coating以外, 從來沒有標榜鍍膜, 而Canon, Minolta, Leica的鏡頭也從來沒有標榜鍍膜. 它們的抗耀光較差嗎? 其實每支鏡都不太一樣. 以我較熟的Nikon和Minolta來說, 有抗耀普普的, 但也有非常好的, 你單純從鏡頭外表很難看出來, 拍了才知道!

其實有一個單純的判斷法, 如果鍍膜都一樣的話, Zoom鏡頭的鬼影通常比定焦多, 因為以Zeiss 16-80mm為例, 它14片10組鏡片,又有不同材料的aspherical element, 不管T*不T*的, 總是比就只有五,六片的定焦鏡容易產生鬼影. 另外, 廣角鏡因為容易讓不明的光進入, 產生鬼影的機會會比望遠鏡多. 並非望遠鏡的抗耀表現較好, 而是望遠鏡拍攝的過程中我們比較容易去查覺和控制耀光和鬼影的產生.

總之, 耀光對每一支鏡頭都是挑戰, 並不會T*膜就會比較神. 善用耀光和星芒, 有時可以得到很好的拍攝效果, 就看攝影者怎樣避免它, 或運用它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