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小調查】對於索家明年要發布的鏡頭 28F2 35ZA 24240 90微 你最想入哪兩枚?


gelinma wrote:
但是我也希望中上水準價約20K...最高不要超過24980(恕刪)

28-300mm
湯姆龍的A010 26000
泥坑的26000
只有卡隆的貴的不合理

比較各家的公水貨差蠻多的
所以我才希望24-240水貨看能不能20K
雖然期待SONY佛心,我抱很大期待日本政府佛心再拼命印鈔票....如果到YEN=0.25*NTD...
有很大機會24-240將和55ZA一樣水貨來到20K

至於品質到是不用太害怕,又不是跟定焦比,現代鏡銳利度基本保證都有的
我是希望能拿來跟C家的24-105/f4 L 拼一下(這管也超便宜@@,我朋友人手一枝),至少105以前焦段不輸就好


微距的話,貴的話就算了不買,沒迫切需要,淺景深等STF的E環(會出嗎?)



有道理。

STF這種東西A有E沒有,以前E只有APSC,現在都FF了,不出對不起廣大的E用戶,畢竟專利在索尼手上。
只是MF要升級成AF好像滿難的。
tyy2010 wrote:
90微 掛G如果20K內會考慮,目前有Contax G90同焦段但不能微距對焦也慢
28/2 35ZA/1.4 廣角的定焦不太喜歡,因為拍廣角都是旅遊中討厭換鏡,準備入手16-35變焦方便
多麼希望35/1.4 換成 135/1.8 來個人像鏡比較實在...(恕刪)



G90是好鏡,但是這顆在contax RF時代,這顆就有較高對焦上問題。


而90/2.8 G macro來說,以2005年Nikon 105/2.8G 26K,2009年CANON 100L 27K價位來對應,能夠壓在30K以下就已經是合理價位。






tyy2010 wrote:
微距的話,貴的話就算了不買,沒迫切需要,淺景深等STF的E環(會出嗎?)
...(恕刪)



SONY不是MINOLTA,SONY的策略和過去MINOLTA作法是完全不同,只是定義同樣高階G鏡頭而已。


而STF是源自在90年代 soft focus ,Defocus-image Control (DC)背景產生,別說後面SONY的策略不太可能再去設計這樣鏡頭,就連NIKON等其他也都很難再回到過去背景推出這樣鏡頭。




期待28mm F2 和 轉接鏡
還有價格不要太貴

隔夜烂草莓 wrote:
28F2 35Z...(恕刪)


28/2 + 24-240

藍標買不起,入這兩顆就夠我用


sunnazi wrote:
SONY SAL 2...(恕刪)


這兩顆好像停產了
不然這焦段很實用阿,
就像apsc上的小菜差不多。

應該會買90mm F2.8 G macro。35mm F1.4 Z應該不買了,需然光圈大,但已買了較輕便的35mm F2.8 Z了。而24-240mm和28mm則考慮中。
24-240這管兩萬台票當然有可能,因為有可能這管不會內建OSS...
birdpon wrote:24-240這管兩萬台票當然有可能,因為...(恕刪)

24240與90GM有OSS,35/1.4ZA與28/2才是沒有OSS

birdpon wrote:
24-240這管兩萬台票當然有可能


E18-200 標價近 30k

24-240 廣角給到 24 ... 但沒 ZA 沒 G , 預計多 10k 是合理範圍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