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photokina 今天開展 傳說中的a99II 消失了

diffusionless wrote:
一般望遠變焦鏡頭設計...(恕刪)

說到望遠鏡頭
我最常用的就是望遠鏡頭
如果說新型的望遠變焦鏡(最近10年內左右的)有甚麼改變
最大的差別在鏡頭用料跟對焦距離縮短
看尼康300mm f4這代跟前代差異可以看到

鏡頭用料分三種改進
每家廠商選擇的改進的項目都不太一樣
第一種是增加塑料使用減輕鏡頭重量
或者是用碳纖維遮光罩

第二種鏡片增加ED鏡片的數量或者改變鍍膜成分
這些改變選項鍍膜增加成本最低
所以也是大部分廠商選擇改變的項目
如果增加ED鏡片就是提高成本
售價必須變貴
如同尼康80-400二代鏡

最後一種改進就是對焦速度與精準
但是這是必須靠機身對焦能力進步來搭配
用過A77II+70-200G二代的都說[夭壽喔!怎麼那麼快]
我覺得70-200G二代的改變不是數字可以看到的
必須自己親身使用過兩代鏡頭過才感覺的到差異

所以70-200G二代還是有進步
只是對焦能力這個進步無法量化
沒辦法貼照片放大看畫質的進步

我也認為美能達時期的鏡頭
就如diffusionless 您說的一樣
所談的銘鏡都是定焦鏡居多
定焦鏡頭光學結構變化不大
所以性能差異有限
到現代看來解析度還是很棒
我自己目前最愛用的還是美能達定焦鏡



allenburnett wrote:
A77II +11....(恕刪)
ru03zj3 wrote:
說到望遠鏡頭我最常用...(恕刪)

70-200mm F2.8G SSM對焦的確溫溫的,二代如果真的改善了那真的替SONY的用家高興.
小弟本來只有70-200G SSM一代,想說MINOLTA的技術就這樣子了...不過後來買了300F2.8G SSM(一代),才發覺原來MINOLTA/SONY也可以這麼快
若是70-200mm F2.8G II有這樣的進步,相信300F2.8G SSM II也一定會更好,真是替SONY的用家高興
感謝告知!!還好有前輩提醒!!都忘了有審核的時間了

這幾天看到網路上各位前輩的經驗告知,想說既然A77M2已經這麼強大了,到不如再用多的錢加購

其他的鏡頭!!例如上述講的蔡司或是G鏡!! 我想也是會有很好的效果的!!

朋友勸敗全幅,除了高ISO的使用這個優點以外~換來的是更重的重量和價格....

A7系列實在是太小台了~小弟實在拿不習慣(有和朋友借來使用)

如果確定買A77M2的話~會連1650一起買!! 這樣小弟就會有原本的35mm 和 16105 加上新的1650

平常拍的是人像和風景~~偶爾喜歡追追焦(有在騎重車)或者和朋友去看棒球(拍球星和啦啦隊??XD)

望遠鏡頭的話~~請問有推薦哪顆嗎?問題少成像不錯之類的^^

allenburnett wrote:
如果要參加換機活動 建議10月中以前要趕快去完成作業程序
因為這作業要花時間審核,如果有其他因素延遲 拖到10月底仍無法完成申辦,A33的審核作業超過10月底期限就無法如期申請禮卷哦...
牛牛窯 wrote:
感謝告知!!還好有前...(恕刪)


像是機車跟球星啦啦隊算比較大的目標
買70200G應該就夠了
比較窮的話買啤酒罐應該也可以應付
這兩個鏡頭光圈大比較可以拉高快門速度方便追焦
不過啤酒罐聽說有紫邊問題
這可能要問拿過的人才知道


ru03zj3 wrote:
不過啤酒罐聽說有紫邊問題
這可能要問拿過的人才知道

確實有紫邊
但C/P值算不錯,發色也很迷人,追焦銳利不是啤酒罐強項


SONY目前仍在虧損中
裁撤掉一條經營已久產品線,目前並無立即好處
又不是裁撤員工,馬上補足資金缺口
除非可以切割賣出這塊(相機部門),AE應該也無法分割技術與產權

所以小弟寧相信
應該是暫緩延後產品開發與上市

待他日
另起A環絕地大反攻..........................

ru03zj3 wrote:
說到望遠鏡頭我最常用...(恕刪)


最近有在考慮是不是要入手70200G2
想請問70200G2接在A99上面也會有比一代快不少嗎?
還是說一定要用到A77M2才比較明顯?
如果是出FE環A9,把手,擁有A99-2全能力,再有A9R,A9S,E,FE,A鏡通吃,可大可小,變化多端,這樣才是A環的盡頭。
開玩笑的。
牛牛窯 wrote:
望遠鏡頭的話~~請問有推薦哪顆嗎?問題少成像不錯之類的^^

口袋深,就70200GF28
口袋中等,就70300G
口袋淺,就55300了。
我是屬於口袋淺的。(A57+55300)

個人直覺

A機身如果出新機,恐怕會讓FE機身的銷量受影響

況且,為了讓消費者"徹底"追求FE系統輕量化的特性,先多出FE鏡頭是相當合理的

現在出新的A機身,新粉絲跟老粉絲買機身後,只在二手市場買大菜買美能達,索尼根本沒賺頭

所以慢慢拖延的出才比較像是策略性的行銷手法


ru03zj3 wrote:
說到望遠鏡頭我最常用...(恕刪)

鏡頭更新部分,本身是可以光學與其他性能同時更新,特別是一顆重要指標變焦鏡頭。


這裡也不曉得為何拿NIKON 300/4來說,這也是一顆久遠未更新的老鏡頭,線上AF-S 的D鏡頭沒有幾顆,這是其中一顆。
NIKON這部分因為本身光是超音波馬達就比CANON晚上許多,所以很多鏡頭更新部分是近年來才動作,340是比80-400還要更老舊。
只是定焦修正差異就是比較小,像是NIKON 328也是很多是同樣光學設計,只是更新速度會比其他快些。

就像就有這些328 428 等鏡頭本身素質也都還是挺不錯,還有些話可以說過去。





但是70-200/2.8,本身設計來說,前面廣角端部分相當不錯,但200望遠端的素質是在各方面測試就已經顯現需要更新新光學。


而這個部分新FE 70-200/4 G雖說是F4,也不是A接環鏡頭,但這裡可以看出來SONY能力是可以做到,而非甚麼瓶頸之類的話來帶過。



而ED鏡片是屬於FK系列,本身是做為修正色像差用途,而色像差修正是利用高折射高ABBE數與低折射低ABBE數配合,其成本高並不是單純ED鏡片高價,這些FK系列就是含螢石與一些氟化物,本身和螢石一樣並不是稀少,之所以高成本是在於這些都很軟,要做望遠鏡頭的口徑很大,其加工精準難度就因此提高。


望遠素質也不在這些鏡片多寡,也不是有無螢石鏡片,而是設計。
而鏡頭設計難在於,電腦可以告訴你最佳化設計,但實際工程製造是難以做出來或著其偏差敏感度很大,這個鏡頭成本中重要成本。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