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SONY全幅灣曲CMOS實物

airport724 wrote:
灣曲CMOS的報道:...(恕刪)


很特別的新技術,
實際推出時如果沒有其他問題衍生的話,
畫質應該會很不錯吧。
其實也可以說是徹底實踐Oly當年的直射光理念,
只不過當年Oly用鏡頭光學設計去達成,
未來sony則用感光元件去達成,
SONY不愧是擁有感光元件開發能力的廠商,
就是有這種可以自由發揮的優勢~

我比較好奇的是,這個消息出來是不是意味著...
幾年內SONY會再有一波整個系統的革命及大變動?
現今所有販售的A環或E環甚至菜頭都需要淘汰更新設計~
畢竟焦平面本來都是針對平的去設計,
未來變曲,所有專用鏡頭要很精準的符合SONY所制定的曲度才行?
也或許過渡期間會讓多系統並行一陣子吧。

話說回來,畢竟感光元件很精密,
有點擔心將感光元件彎曲的技術會不會多多少少影響良率或壽命,
還有每一片感光元件的曲度確保無偏差的品管,
不清楚實際運用會如何,
結構因素,猜想這個技術大概無法讓其他廠商運用在DSLR或DSLT,
畢竟反光鏡和焦平面有落差,可能會移焦...
不過SONY自己好像也沒有再開發DSLR的打算就是了。
看了這一篇,
想到前一陣子三爽的彎曲電視,
又看到隔壁版斜H出的汽車造型及馬力,
不禁讓我感嘆,
台灣人過苦日子剛好而已啊!
我想起 LG Flex ~~
good69 wrote:
很特別的新技術,實際...(恕刪)
我想到的是
Vario-Biogon16-35/4za 300g
Biogon21/2.8za 250g
Hologon15/8za 120g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wilson7b06 wrote:
我想起 LG Flex ~~


CMOS sensor是矽晶圓片,非玻璃(金屬)基板
兩種要彎曲的難易差異非常大
A7,A6000的傾斜微透鏡就是向CMOS中央傾斜,低通濾鏡與微透鏡
感覺像階段性產品都不是根本也都影響成像,有個疑問,索尼目前只
做出背照式彎曲CMOS,一般CMOS配線夾在中間那些晶體如何彎曲,
背照式目前也只做到一吋,DC鏡頭有機會再大幅縮小,邊角畫質也有
機會再度提升,與底片機相比斜光本來就是CMOS罩門但可換鏡頭應該
沒這麼快,樓主文章連結有提到也成功做出FF,就拭目以待吧


這篇蠻爆笑的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317918-1-1-1.html
good69 wrote:
很特別的新技術,
實...(恕刪)


我想應該是先從DC和手機開始吧
我看的報導裡面有講到
一個鏡頭只能對應一個曲度感光元件
如果不同鏡頭就要對應不同曲度的感光元件
除非以後鏡頭跟著感光元件都是可拆的
不然這種設計目前應該比較適合DC、手機等不可換鏡頭的相機
比方如果可以在手機塞進一吋甚至更大的感光元件
那肯定是大大突破啊

另外
要是將來技術突破
所有的相機都變成彎曲cmos
那老鏡群是不是就要真的走入歷史啦@@
因為只設計給平面用的老鏡
絕對無法用在這種彎曲的cmos上面啊
airport724 wrote:
灣曲CMOS的報道:...(恕刪)

這..這...請問最近有SONY綁架外星人的八卦嗎?XD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