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CHD wrote:是不是摩爾紋或假細節...(恕刪) 感謝 AVCHD 網友提供的方法, 的確用 IQ180 來驗證是最好的.A7 用的演算法很詭異, 會產生出來的跟原圖不同的條紋.發生區域多半是在容易產生摩爾文或是細節較密集的區域.不過現實照片並不如 studio 測試圖繪會有複雜的區域, 此時 A7 的演算法應該會發揮還不錯的 detail enhancement.
slaveliu wrote:感謝 AVCHD 網友提供的方法, 的確用 IQ180 來驗證是最好的.A7 用的演算法很詭異, 會產生出來的跟原圖不同的條紋.發生區域多半是在容易產生摩爾文或是細節較密集的區域. 這幾處看起來就是摩爾紋吧!
slaveliu wrote:感謝 AVCHD 網...(恕刪) 我還在想A7是不是能當作平價專業翻拍機來用不過現在看到它會製造出"假細節"這在翻拍畫作上是無法被接受的看來還是和數位機背有很大的差距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啊
遊戲人間一遊子 wrote:sony A7的JPEG檔竟然比RAW還肥大 你在 RAW 旁邊看到的那張 JPEG 不是 A7 機身直出的,那張 JPEG 現在是 RAW 檔用 ACR 解完後轉存成 JPEG 格式。要取得 A7 機身直出的 JPEG 要切到 'JPEG' 那一檔。
遊戲人間一遊子 wrote:sony A7的JPEG檔竟然比RAW還肥大有加洋蔥嗎 因為 RAW 是解 bayer 之前, 資料佔bit數, 為 畫素 * A/D bit數..如果為了運算速度, 那 A/D 小於 16bit, 可能會以 (16bit) 來存.這表示 1 個感光畫素 會佔 16bit 即 2 byte 的 size.JPG 是解 bayer 之後, 未壓縮時, 一個 彩色畫素 就佔 3 byte (R,G,B 各佔 8 bit).因為 2 byte RAW 解成 ture color 會變 3 byte, 所以變會胖 1.5 倍.把 24 bit bmp 檔壓 jpg 時, 如果把 Q 調到 100%, 有時候會比原 .bmp 還大..影響jpg大小有, 相片本身資料的複雜度, 壓 jpg 時 q 設定, 彩色空間 (yCbCr,rgb,cmyk) 的選擇..另外 RAW 也有可能是 用 無損壓縮 存檔.... 通常可以縮小成 1/3 ~ 2/3 的大小..所以當壓 JPG 把 Q 拉太高時, 出現比 RAW 大, 那是很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