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餅 wrote:
溝通/語言就是 看得...(恕刪)
看看<疑問> 鏡頭的光圈值 會因為等效裁切而縮水嗎?
就算dpreview又如何,以為這樣就可以當作基準,何德何能可以作為代表。
實際上很多國外攝影師,其實也是搞不懂這個等校焦距,只是攝影是藝術創作,即使內部光學原理全部不懂,也能有很作品。
景深是和物距 焦距 光圈與模糊圓成關係,那在物距=
無限遠 30 10mm, F1.8和F2.0景深差多少?
而其中模糊圓本身是會受到解析力而變化,這個在[未出發先興奮]為A7機選擇轉接鏡頭,在上電子顯微鏡學或著過去底片廠商定義方式都是這樣。
diffusionless wrote:
看看<疑問&g...(恕刪)
可以瞭解想要追求真理的想法,但小弟幫人上過幾輪單眼攝影課,對大多數人來說,可以理解並應用是最重要的
光是講最基本的等效焦長/安全快門,大家就暈了,課程不斷修改,
最後變成:廣角1/30s,中間1/60s,望遠1/125s,有人的時候1/60s,人動很快的時候1/125s以上...
有沒有IS,他們手上的相機,望遠跟廣角是多少?根本已經不重要。但交成品時,照片手振的數量的確大減。
總不好為了純粹的真理,最後因為太艱難,讓大家連應用等級的東西都學不到,又有何意義。
那只是個名詞,equivalent aperture、equivalent DOF,什麼都可以,
任何相機鏡頭的組合,只要換算成equivalent aperture 與 equivalent focus length 是一樣的時候,拍出來效果就是會接近,這就夠了
那些艱深的光學或攝影原理,我想Dpreview 裡面的人絕不可能不知道,但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最後設定了equivalent aperture 這東西吧,就像關於等效焦長,他們最後決定採用"crop factor"這個詞是一樣的
我想終究會有一個統一名詞,但現階段,最多人能最容易理解與實行的,我想就是很好的名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