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SR5] Sony E-mount A7000 新機照流出(更新: 已確認假照)


Horology wrote:
100%檢視隨手可得...(恕刪)

+1 數位時代 就是細節(解析度)的不斷加強
螢幕解析度不斷進步 會 帶領 印刷不斷進步的
螢幕尺寸的不斷放大 也會帶領的實體照片不斷放大
不然手機都5吋了 難道你還看2x3的照片

永遠停在300dpi 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
消費3C一直往前走,專業級不可能例外
Horology wrote:

坦白說這也是一個我會擔心的問題,其實


Contax的AX其實後續都出現故障,A7000少了反光鏡,問題應該較少,但要跟上準專業機那種耐用度,可能還有疑慮。

Horology wrote:
100%檢視隨手可得...(恕刪)

面對類比的物理量要怎樣才能叫做100%無誤差?(抓頭)

要更放大的去看那也只是需要更提升精度讓人眼看不出誤差而已.
何況天生就需要ADC作量化的數位資訊本質上,本來就是就是"看不出假即可".

Mobile01 Care wrote:
+1 數位時代 就是...(恕刪)

有點難理解您的回應後面提到300dpi這關鍵字跟前面提到畫面放大的關聯.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ASRAAM wrote:
面對類比的物理量要怎...(恕刪)


確實是看你要怎麼抓標準,我只是想表達要做到100%下看不出來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要在數位時代做可動Sensor困難度跟底片時代自然是不同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ASRAAM wrote:
面對類比的物理量要怎...(恕刪)

基本上,這種不太像一個相機廠商搞出來的產品,因為對自己弊多於利!
會因為像平面對焦有效而購入,往往最大族群是那樣擁有異卡口鏡群的人,不能增加成為自己鏡群包袱

個人比較相信這是一個內部切換裝置,也就是可以通用E與A接環鏡頭。


也就是為了整合兩邊資源。




diffusionless wrote:
基本上,這種不太像一...(恕刪)


可能還差一點,flange distance A mount 44.5mm - E mount 18mm = 26.5mm
rex ren wrote:
可能還差一點,fla...(恕刪)
那個是A卡口機身,做出切換狀置相容E的想法,但等於是要在裝個接環才能裝E鏡,然後感光元件再往前移動,感覺這樣似乎太麻煩。

感覺很多人似乎誤解,對焦並不是在原本E卡口內移動,那樣是無法對焦。


來談基本光學觀念。

1/P+1/I=1/f,I與P分別是像距與物距,f是焦距。


在物距=無限大,像距=焦距,也就是卡口距設定位置是定在無限遠時,焦平面位置到感光元件的距離。

當對焦時候,物距為有限值,1/p>0,所以像距>焦距,也就是鏡頭是比原本像平面位置還要長。

所以如果像平面對焦,他是只能往後移動,並不是在原本E卡口移動,感光元件往前就可以對焦,那樣變成像距小於焦距!
NIKON 105mm F2.8結構設計圖
H H"就是主點相當薄鏡片的中心,只是鏡頭會有入射和出射兩方向中心位置不在同一點!
F F"就是焦點,F"就是感光元件位置。
105就焦距,也就是主點(H")到焦點(F")的距離,也就是相當基本光學薄鏡中心到焦點距離
,也就是相當鏡片中心到焦點距離。
46.5mm就是NIKON卡口距,也就是接環到感光元件或底片距離。
39mm就是鏡後距,就是最一片鏡片到感光元件或底片距離。





diffusionless wrote:
那個是A卡口機身,做...(恕刪)


不是看得太懂----> 我是數學白癡

所以弱弱的問一句, 有沒有可能把感光元件做成可以前後移, 然後搭配不同長度及卡口接環而讓大部份手動老鏡都變成可以自動對焦的可能性??

如果可以做到....

那sony不是就等於有全世界最多可用鏡頭的廠商了??

jasonli wrote:
Contax的AX其...(恕刪)


半專業用家市場如果被吃掉, 那CN兩家的研發經費或許會出現斷層, 這樣的話是有可能慢慢把準專業吃掉也不一定...
golfamigo wrote:
不是看得太懂----> 我是數學白癡

所以弱弱的問一句, 有沒有可能把感光元件做成可以前後移, 然後搭配不同長度及卡口接環而讓大部份手動老鏡都變成可以自動對焦的可能性??

如果可以做到....

那sony不是就等於有全世界最多可用鏡頭的廠商了??...(恕刪)

CONTAX時代的CONTAX AX做過了。



ξ( ✿>◡❛)▄︻▇▇〓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