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za跟16-105比的話小菜發色較濃新鍍膜的小菜要看包裝改版包裝底部是黑色的185後開頭是最新版的,不會有鍍膜的問題當然口袋夠深的話直接上大菜跟廣角蔡16-35za 16端依aps-c來講跟小菜是同焦段一樣乘於1.5所以是24mm這兩管上完絕不會後悔,以後上全幅16-35就變成廣較鏡啦而小菜上全幅還是24mm標準端
Alipio wrote:是較想了解b大18-135全焦段較16-105佳的程度 當然是105-135焦段時比較強=.=....16105zoom不到18135就當它也是一支較長的kit鏡(事實上也是啦)畫質算可接受,平常外出也很實用至於18135畫質不足的部分,我是暫時拿外閃來彌補(拍人像時)想說先撐一陣子,等下次出手菜頭
我兩隻都使用過,目前留著小菜。先入手16-105後入手16-80za主要原因是16-105光圈掉很快。我木眼幾乎看不到畫質上的差別。雖然目前鏡頭蓋多數是Sigma 24-70 HSM,(買的價錢只比16-80官方價貴一些)
umax wrote:用過這顆後,在APSC就不太會想再去用其他非恆定光圈變焦...(恕刪) 這顆真的很好用 入手兩個多月很少再換別顆鏡頭!畫質對焦速度真的沒話說!!!要不是女王在前天讓我踢到一顆大菜小弟也不會在今天把它拿去換廣角鏡!!!
16-50 F2.8 我覺得這管最好用了,16-80, 16-105, 18-250我都用過不短的時間, 但現在都陸續清出, 只留16-5016-50 F2.8的少數缺點大概就錄影時不夠遠吧,錄影中不能換鏡頭,可控視角縮減,但這四管只有18-250沒這煩腦.若拍照, 只要16-50 F2.8再加帶一管望遠變焦, 如55-300,55-200或有錢就70-300, 就很方便.我現在出門幾乎都帶16-50 F2.8和50-150 F2.8, 很棒很方便.當然,這些可能都比不上高貴的大菜.
當初,我也在1680ZA與DT1650/2.8之間猶豫,於是先後租過兩顆鏡。心得是DT1650/2.8對焦速度極快、銳利度佳,錄自己養的一群魚,幾乎可以追著魚跑了,效果非常好。1680ZA之好應該很多前輩大大都說爛了,總之來S家了怎能不來一菜,可惜漲價又有菜花疑雲,讓人又愛又恨,下手需要有很大勇氣。錄影需求大推DT1650/2.8也夠銳利,而要求發色就1680ZA。Sigma1750/2.8在CN家也有不錯評價,可惜租不到Sigma1750/2.8 for sony來體驗一番。話說現在新版1680ZA還有菜花嗎??(目前三隻還在靜觀其變)
昨日拍燈會,順道回彩虹橋用小菜補一張對照兩張為A57+SAL1680Z(16mm) vs 5n+VCU-1 (12mm)全圖A57+SAL1680z, date 20135n+VCU-1, date 2012兩張都不錯吧,5n+VCU-1更華麗一點...不過100% crop 於抗耀光的部分A57+SAL1680z5n+VCU-1差很多吧,所以縮圖貼圖是看不出真相的SAL16105,sal18135,sal1650f28這些鏡頭和vcu-1的抗耀光能力都一樣撇開發色和銳利不論,比較強光對比下畫質的衰退.這點ZA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