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SR5]NEX系列即將出現全幅機!

好幾年前就想入Contax G, 約莫一兩年後NEX一出G鏡馬上翻倍漲.
現在這價已經買不太下手了, 等到NEX FF出來不知道會漲到哪去.
實際上,小弟所有使用在NEX-5N上的鏡頭全都是FF鏡啊!(因為都是Minolta老鏡)
前陣子小弟自行在預測NEX的FF機時也被炮轟的很慘...

不過小弟一直認為這是極為可能的事情,想想當初α-NEX發表時...
主打的不就是與自家DSLR/T相當大小的感光元件嗎!!(回想一下NEX的廣告吧)

其實是因為小弟在自已的Flickr中與一位內地的朋友討論到此事,後來真的覺得不無可能


(點入可看見上述的討論)

因為老鏡轉接目前只有FF的DSLR,還沒有出現真正好用的FF機(指能峰值對焦,不需考慮打板等問題)
所以NEX上FF後,雖然可能體積優勢沒了

但是並沒有人說EVIL機的優勢就只有在體積啊!!

優點還有峰值對焦、輔助放大,轉接老鏡便利(甚至可以跨系統接別家鏡頭、支援電子光圈切換、EXIF記錄)
所見即所得的EVF與LCD
可擴充支援的模組化設計(如LA-EA2,FDA-EV1S,EM5上的電池/直拍把手)
無反光鏡帶來的電子快門與快速連拍能力
相對之下較小的體積與攜帶性

現在來說,EVIL機通常會稱為"微單眼",所以許多人就認為"微單"的定義就是要小
實際上來說,符合您需求的機子就是適合的機子,體積並不是EVIL機唯一的重點!!!!

小弟之前的預測是,機身上一定是E接環,因為是NEX系列
接原先的E鏡時會自動裁切,並搭配更新一代的轉接環,與全幅NEX有更好的整合與一體性,並搭機合售

如此一來,可以直接使用A接環鏡頭
E接環也可順勢推出部份FF鏡
說不定還會再推出許多老鏡系統的轉接環提供使用(如..."M接環"之類的)

而需要方便性時,將轉接環取下,使用輕便的E接環鏡頭於平日使用。
這樣的機子,能說不是台好的EVIL機嗎!!
提外話....
一直覺得部份大大提到的"體積優勢",小弟有不同的見解。

覺得EVIL的體積比DSLR還具優勢,因為體積變化很靈活。
目前手上拿E-M5,
一般出門聚會就接上餅乾鏡丟手拿包。
想出去拍照就接上4/3鏡,接上4/3如果覺得不穩可以再加手把。
無聊時接還可接老鏡來玩玩。(不過乘2倍是個痛)

雖然畫質比不上DSLR,不過靈活變化一機多用,
比起當初帶DSLR時一定要在多背個攝影包方便很多。

我想生產EVIL的廠商廣告多打著"靈活變化"也是個很不錯的方向。


zakof wrote:
小弟之前的預測是,機身上一定是E接環,因為是NEX系列
接原先的E鏡時會自動裁切,並搭配更新一代的轉接環,與全幅NEX有更好的整合與一體性,並搭機合售

+1,之前也有類似的想法。當相機接收到E鏡訊號時,機身自動裁切為APSC大小。


EVIL真的讓老鏡漲翻天了,如果FF的EVIL真得出現,老鏡恐怕又會被炒高了。

曾經有異想天開的想說 - NEX以是否可以像M4/3那樣大小的餅乾鏡?
而接上餅乾鏡後,相機判斷到是成像小於APSC的鏡頭後,自動裁切適當大小。
會有這想法是因為,M4/3上的17mm、20mm相當於FF的,34mm、40mm,
其實在室內還滿夠用的。
拋開成以等效倍數問題,不知拿NEX的大大們,
如果能接上M4/3那樣大小的餅乾鏡,而等效約34mm or 40mm ,不知可否接受?

MTB LIFE wrote:
拋開成以等效倍數問題,不知拿NEX的大大們,
如果能接上M4/3那樣大小的餅乾鏡,而等效約34mm or 40mm ,不知可否接受?


這種東西又要光圈夠大的話,可以預見畫質不會好到哪去。(數位修正除外)

16/2.8 的色散問題在 APS-C 已經嚴重,到 FF 可能快要當 Lomo 用了。
fuji 拼了一下,也就 APS-C size ,失敗。
Canon 眾現在還在賭美夢不會成惡夢的 20/2....

這些都只是 APS-C 成像而已。要是來這種廣角餅乾鏡,大光圈,畫質又要好。
在數位時代不是做不到,只要 CMOS 有辦法處理斜射光,那就有機會(M9)。
不然現階段還沒有人成功過。
-= 散仙 =-

SKAP wrote:
說明:M9的特製CMOS有微透鏡修正邊角
相同的,5N也有微透鏡修正,比前一代還有7都好


M9是CCD喔
論成相, 我比較喜歡CCD
CMOS太平面了
不過高ISO就一面倒了

個人最期待的還是NEX放入X3 sensor
Sigma就缺超強電子技術
這點該讓SONY來

cchangg wrote:
這些都只是 APS-C 成像而已。要是來這種廣角餅乾鏡,大光圈,畫質又要好。
在數位時代不是做不到,只要 CMOS 有辦法處理斜射光,那就有機會(M9)。
不然現階段還沒有人成功過。...(恕刪)


應該只是廠商要不要做而已,bsi cmos做大塊一點,畫素不要那麼密,全幅2000萬畫素以下,難道消費者會不買單?
應該是現階段手機用量大,廠商賺飽飽,不肯拿來用罷了.
小小小一塊bsi cmos放在哀鳳裡,就有堪用的效果,如果出全幅不是很好嗎?總比二三十萬的m9還搞數位修正的好.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silvermumi wrote:
M9是CCD喔
論成...(恕刪)


我記得csn各家都有類似x3的三層技術專利
但是不知道為甚麼
都沒人願意出這種相機
我也很期待x3的nex說

慢慢改慢慢賣才能賣得多,才能有最大利潤
阿凱 wrote:
我記得csn各家都有...(恕刪)
針對這次的乳摸,其實小弟並不會感到特別訝異。

其實直覺早就覺得有這可能了。

不過,既然上了FF那麼體積要輕便到哪是絕對沒可能的。 

這真的得看SONY的工設了,儘管小弟對SONY的工設實在很滿意,但如此高的難度...不看好。

老實說比EM5再稍稍大一點還可以接受,再大基本就NG了。


如果,NEX真的上了FF,那會對目前的兩個接環造成什麼衝擊?

1.A接環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

我想這會是很多人的地一點疑問,事實上我心中也是有如此疑慮。

更不用說,將來內埋相位技術如果成熟,沒有需要半透鏡的時候,A接環是不是會走入尾聲?

2.NEX還會繼續走輕便隨身機的路線嗎?

儘管就目前為止,NEX對部分人士來說,不算是輕便。

但是對於DSLR/T機身的使用者來說,輕便是無庸置疑。

而上了FF要輕便?恐怕是有所困難,包含新鏡都是,

這對SONY的鏡頭設計功力與工設功力無疑是一大嚴峻的考驗。


這兩點是小弟心中現階段會有的兩大疑惑。

不過,儘管有這兩點疑慮,對於FF的NEX還是樂觀其成。

說穿了,內埋相位技術依然會對於CMOS的感光造成減損,畢竟多了對焦模組在CMOS上。

未來會進化到哪,很難說。

但是現階段看來,半透鏡依然是對於強悍的全時對焦很有利的一種方式。

再者,半透鏡的材質會不會進化,都很難說。

短時間內,倒是不用擔心A接環的問題。

而如果FF的NEX上市應該也不可能放棄APSC這一大塊市場,估計絕對是並行。

如此一來,輕量化也絕對會是主要訴求。


APSC-E >>輕便需求,輕度轉接玩家需求。

FF-E >>輕度輕便需求,強烈畫質需求,重度轉接玩家需求。

APSC-A >>輕度對焦需求,握持需求,整體性能需求。

FF-A >>強悍對焦需求,握持需求,強烈畫質需求,整體性能與可靠度需求。

這是小弟心裡面所想,未來可能的兩接環需求區隔。

當然,是以真的有FF的NEX上市下去思考的。


未來是不是真的這樣,Who knows?

不過這消息,肯定一些重度老鏡玩家要瘋狂了~

新米少尉 wrote:
針對這次的乳摸,其實...(恕刪)


A接環不可能走入尾聲,NEX要搞FF,相信也是會與A接環接軌
沒有廠商會傻到搞FF還把自家鏡群給忘記的

你難道要說可以針對FF NEX設計更輕巧的全幅鏡?
這只是個理想,先把NEX 本身的APS-C境搞好再說吧
而且如果真的拋棄過去的鏡群,消費者只會對這品牌失去信心
除非它能像佳能一樣,大刀闊斧改接口,跟老鏡群說再見~
但可能嗎?是你的話,如果你已經有A卡口鏡頭了,發現FF NEX又改接口了,不會很X嗎?

再來,單眼、半透鏡,他們的強項就是相位對焦與高可靠性
NEX這種比較偏向把玩用的相機,要取代更高效率的單眼、半透根本是越級打怪

身為EVIL的NEX,對焦能拼的過自家單眼與半透嗎?
機身可靠性、操作便利度可以取代嗎?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所以A接環沒有地位動搖的問題

我也是老鏡玩家,當然樂見FF NEX,但我認為即使01上玩轉接的那麼多
轉接用戶也不會是NEX的主要客群,更不會是影響銷售的主因

但說了那麼多廢話,其實這些都不重要,我沒買索尼的股票,它賺不賺也不干我的事
只要能生出FF NEX,那玩老鏡又多了新選擇了!!
能不能生出適當的FF NEX鏡群,我也無須關心就是了
說白了,管你有沒有鏡頭,機身趕快拋出來吧,我相信沒鏡頭都能賣

只是老鏡已經漲到很不合理了,再漲下去會更受不了啊....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