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SD14好了,sigma相機的缺點你只要一蒐尋就有一大串,我就不多說,但是他的優勢也非常明顯,就是那塊X3,個人感覺有接近底片的程度了。底片玩了近20年,試用過許多支歐洲的好鏡頭(別告訴我那些啥米L啥米大三元的日本貨是銘鏡),追求的無非是那麼點逼近真實的小差異,就像梵谷想表現出他所見到陽光的色彩一般。但是這一切,到了數位時代後就成了夢幻泡影,認真玩過底片的人應該會了解我說的,數位感光元件就像官吏一般,不知道貪污了多少色彩,除了X3。
所以要玩SIGMA,先確認是否能接受SIGMA的缺點(很多愛好者都是玩連測光都沒有的機械相機出身的,相較之下,那些缺點都不算什麼。),然後再確認自己是否龜毛到需要追求那樣的畫質,情願犧牲便利性。
R1又是另一種典型,個人認為它早生了5年,R1的設計概念才是最符合數位相機的型態,我敢預言,將來的相機一定不會有反光鏡。我覺得市面上許多DSLR的設計是很奇怪的,身為單眼相機不就是要提供一個所見即所得的視野?但是窄小的反光鏡以及廉價機頂機構所提供的貧弱視野能幹什麼呢?為了這昏暗的取景窗,居然還得負擔反光鏡震動的風險。R1不僅沒反光鏡,連快門都沒有,雖然限於當時的科技這種設計有其缺陷(感光元件曝光過久過熱產生雜訊),如果克服這個缺陷,R1就很完美了,拍照時幾乎無震動,而且幾乎無聲(有光圈收縮的聲音)這個境界連驕傲的LEICA M機都沒辦到。
講到這邊好像R1不太值得買,但是以經濟的觀點,一般非全幅以上相機配上不到3萬塊的變焦鏡頭,要勝過R1的畫質是很難的,所以就算是現今,R1還是有賣點的。(有個謠言說當年製作R1時,配上的那個鏡頭就要1000美金,想想後來SONY16-80小菜的規格都沒它漂亮,這個謠言似乎就有那麼點根據。)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