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lsy wrote:
CN新機種雜訊提升一級,請問一下提升一級,那是提升多少??一級的定義是啥??那我也可以說A300和A330雜訊相差程度也有提升兩級阿,拜託.........(恕刪)
又吵了? 是為什麼吵?
因為像你一樣, 拒絕接受ISO不行的事實
http://www.cameralabs.com/reviews/Sony_Alpha_DSLR_A380/noise.shtml
難道我有把白的說成黑的嗎? 如果你(們)接受這個事實的話, 有什麼好吵的?
因為像你一樣, 拒絕接受ISO不行的事實
http://www.cameralabs.com/reviews/Sony_Alpha_DSLR_A380/noise.shtml
...(恕刪)
這兩台的價差以SONY的表現我可以接受啦, 因為小弟用到高ISO的情況也不多, 各取所需, 不同的分眾市場需求本來就不同 :)
http://jimmy1979.blogspot.com
meridian wrote:
又吵了? 是為什麼吵?
因為像你一樣, 拒絕接受ISO不行的事實
http://www.cameralabs.com/reviews/Sony_Alpha_DSLR_A380/noise.shtml
難道我有把白的說成黑的嗎? 如果你(們)接受這個事實的話, 有什麼好吵的?...(恕刪)
這邊有人說Sony的雜訊處理很好嗎?
哪來拒絕接受事實?
A330的雜訊進步本就是事實,
也許沒達到C、N家的水準,也還不符合用戶的期待,但進步就是進步。
認同Sony雜訊進步 跟 拒絕接受ISO輸人
這是兩件事吧?
您的邏輯能力應該不至於分辨不出兩句話的差異。
另外,即使雜訊輸人,但是雜訊輸人就不能拍嗎?
在挑選450D跟A350時,我就知道A350雜訊輸人了。
當初我曾因為LV選擇了A350,
如今我也可能因為低價的誘因選擇A850而捨5D2。
其實不諱言,即使真的出低價A850,
也搶不了太多C、N市場,但那又如何?
A200/300/350 如果大家對這三台賣的還不錯,沒太大意見的話,
A700用戶也許看不上這台A850,但光賣A200/300/350的舊用戶,
市場也夠大了,光賺自己人也就賺飽了,
畢竟這沒啥新研發成本阿。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R6.2 wrote:
低價的FF機,也得有...(恕刪)
同意R6.2大的說法......
在鏡組還沒完備前就玩FF大戰,對Sony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只靠貼牌鏡跟ZA來撐...
我不相信這是Sony的戰略方式
另外,價格的方面,Sony也不會笨到把自己高階APS的路給封死,除非他完全不想賣鏡頭
現階段來看,S家的APS-C的鏡組比FF鏡組來的完備與完整(雖說有缺,但是至少該有的慢慢的也都來了)
這次的18-55SAM 的進步,看得出來在入門這塊,這幾年Sony的努力,但是FF鏡組....雖然我都有了,但是
選擇有限卻是不爭的事實,要跟其他家搶FF大餅,至少F4鏡群,或是24-105這類的FF鏡得丟出來
另外支援FF的長焦鏡也該有所準備...不然還真的看不出來S怎麼打這場FF大戰....我還是等等鏡頭吧
來顆24 1.4ZA吧....只缺這個焦段的定焦了,不然200 f2.0也行,總是有個目標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yenps wrote:
這邊有人說Sony的雜訊處理很好嗎?
哪來拒絕接受事實?...(恕刪)
jerlsy:
CN新機種雜訊提升一級,請問一下提升一級,那是提升多少??一級的定義是啥??那我也可以說A300和A330雜訊相差程度也有提升兩級阿,拜託...
============
沒有嗎? 這不就是了嗎, 心知肚明一級應該是什麼, 但還是要逞口舌之能
yenps wrote:
A330的雜訊進步本就是事實
A200 ISO1600
A330 ISO1600
除了抹的更大更糊以外(紅色布料), 實在難以認同A330進步是"事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