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

當初因為全幅無反只有SONY而買的,若到了今日,你還是選SONY嗎?

潛出水面 wrote:
或許老一輩的只熟悉...(恕刪)

可換鏡頭無反相機,最主要的部件就是兩個:CIS(CMOS Image Sensor)與鏡頭。

一、無反相機與單反比較,CIS負荷更吃力了。無論在設計或製程方面的要求,都會越來越吃重。而在這方面的表現與將來性,無疑是Sony表現最好。





以上是CIS市場近年走勢,可以看見Sony在CIS產業龍頭優勢擴張,Canon由市占4%減為3%。至於Nikon,是否因低於1%就併計在"其他"就不得而知了。

Nikon沒有自己的晶圓廠,CIS不管採購現成或請人代工,都得讓人從中多賺一筆,所以長期來看頗為不利,難免多少得反映在相機的訂價上。

Canon晶圓廠的製程落後,已經是五六年前的"新聞"了,這幾年並無更新消息傳出,現在就應更顯老態了。所以多少有些寬容度與高ISO上無法突破的窘境。

不是Sony相機賣得好,是Sony手機照相模組與其他影像項目的庇蔭,因此,Sony相機用的CIS就在"摸蜆兼洗內褲、順便搞個副業"中得到屢屢滋潤進展。相關CIS所投入的技術研發與新廠擴建幅度,都不是Canon所能望其項背的。

所以就感光元件、這個數位相機最重要零組件的前景觀察,不選Sony可能說不過去,這項目Sony +5分。

二、就整體鏡頭群總分來看,Sony不如Nikon與Canon,尤其FE鏡在超長焦領域可說才初初萌芽階段,其他鏡頭價格品質、在一般CP值概念裡,比諸NC兩家不可諱言、還有進步空間。但個人用不著超長焦鏡頭,其他FE鏡頭我也只買了9顆,夠用了,不像其他用戶需要龐大的鏡頭群備選。而且鏡頭壽命很長,一用八九年以上,我不常換購鏡頭,平均算下來"貴得有限"。反而機身常換、機身售價便宜讓我較有感。

索尼FE副廠鏡也不少,一般鏡群選擇也算夠用,或許原生低價鏡頭少些,有些美中不足,這項目Sony -2分。

鏡頭更新週期長,物理光學因素,每次改版進步幅度有限,加上鏡頭廠投資金額不是高不可攀,索尼容易追趕上。但CIS晶圓科技就不是廠商能"隨時想玩就來玩"的了,另兩家想追上,除非公司體質大破大立,否則恐怕今生無緣了。

當然,拍照不是經商或發展工業,還有很多屬於"感性"的因素在裏頭。喜歡,是不需要理由的。但如從硬體將來性方面大致分析,選擇Sony是比較合乎理性的。更何況,如只就當前FF無反原生鏡來看,索尼的鏡群反而豐富很多啊~
widther wrote:
可換鏡頭無反相機,最...(恕刪)


可是人性發色和人體工學這種史前科技,
sony遠遠落後人家二、三十年...

jill1124 wrote:
可是人性發色和人體...(恕刪)

https://www.ptt.cc/bbs/DSLR/M.1541477649.A.967.html
Tony觀察到的現象
1. 直接選品牌時大家普遍覺得Canon髮色好看
2. 盲測時,大家最討厭Canon髮色,Sony獲得壓倒性勝利
3. 富士用戶最討厭Sony
4. 所有其他用戶最討厭富士
5. 在盲測時只有8%的人可以反覆的選出同一張照片
6. 盲測時大家普遍對白平衡敏感,對髮色不敏感
7. 討論髮色其實是在戰品牌

真的嘴裡說著SONY發色不好,結果盲測時又是SONY的顏色比較優,真的是顆顆,人喔...
上班日
枯燥乏味時
沒事來盲測一下

當初sony出a7r2已經有點心動加上有幾題菜司不錯鏡頭.,,後來出GM鏡頭已經想轉,加上nikon單反新機及鏡頭太慢,我覺得無反是將來,決定轉,到现在nikon canon無反外形完全就是單反外形,没感覺,說到科报sony還是第一,之後希望sony再改進,雙轉盤,反屏等等
canon牙膏擠多小小給粉絲們都心痛呀XD 夠啦夠啦擠小小好啦!
jojolee2010 wrote:
C家 快出高階 無反...(恕刪)
一年回顧
當然作為消費者來說,有競爭是好事
今年大家看到C家出牌後都加價了...

jokae wrote:
早期canon是不屑無反市場的
佳能很愛打自己的臉應該也不是新鮮事了
就連他的擁護者也很愛打自己的臉
從上面提到的頭重腳輕還有OVF比較好、翻轉螢幕不重要
後來自家出無反這些就都不是問題了
甚至還有拿EOS R來嘴自家5D4的用戶沒翻轉螢幕
到現在只要規格差別人一截就又開始跳針
連拍用不到、4K不重要、單卡槽就夠用、難道沒有eye-af就不會拍照嗎?
裁切的4K是與業界接軌
質疑買A73的人有幾個用過4k錄影
然後嘴Sony給一大堆用不到的功能再跟你說這樣很便宜
其實有時到C版看C粉護航也蠻歡樂的
花之歌 wrote:
一年回顧
當然作為消費者來說,有競爭是好事


閒逛時看到這篇沉睡一年多的大樓冒出來,感覺有趣歐!
IG: @sofia.3gr ; Gurushots.com/sofia.3gr
jill1124 wrote:
可是人性發色和人體工(恕刪)

發色部分不予置評, 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雖然我個人是喜歡 A7 系列配上蔡司的鮮豔...

不過人體工學我不覺得很差, 主要還是用得習不習慣吧!

最近進了一台 R5, 發現轉盤不能按, 便利性就差了許多; 然後放大檢視只能放大一次, 不然就要用轉盤, 也不是很方便...沒有完美的人機介面, 只能盡可能習慣了!
  • 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