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家那台類單
看完之後
原本想發文
那翻轉LCD好眼熟(要是在機車版那應該已經吵翻天了...(比如某場又推出類似某場外型的機車...))
結果想說算了
我不是那種沒品到會去其他家放砲的人
所以就沒發了
只是N都把類單用上翻轉LCD
難保哪天這技術不會出現在DSLR上
到時一樣可以批像玩具一樣也不遲
唉...
冤冤相報何時了...
------
其實當初選擇S的A300理由很簡單
1.我不是靠這吃飯的
2.我只是想留下精彩的回憶與感動
3.C家的1000D太陽春
4.C家的450D不錯,但超出預算
5.N家的D40,D60沒機身對焦馬達(往後鏡頭更貴...)
6.N家的D80不錯,但是太久了
7.O家的E-420有吸引我,但是43系統...
奕羽 wrote:
呃…
其實在技術上來說…
H50的LCD翻轉跟A350的LCD翻轉並不是同一回事哦...(恕刪)
冒昧請教一下,兩者差異在....?
厚薄度?
還是您是指LV的差異?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yenps wrote:
冒昧請教一下,兩者差...(恕刪)
我指的是LV的差別啦
不好意思沒說清楚
其實P90跟H50的只是單純的做一個翻轉結構
再把LCD排線接出來而已
事實上跟一般小DC並沒多少差別
而單眼的光學結構跟小DC比較不同
鏡頭跟感光元件中間多了一片反光鏡
所以要實現LCD直接預視目前就兩種做法
A.反光鏡預升,直接使用主要感光元件來進行預視,好處是低光源下使用LCD畫面依然清楚,缺點則是吃電兇及熱噪增加,更嚴重的是,因為改變了對焦糸統的光路(單眼的對焦糸統是靠反光鏡的副鏡將光線導入的),所以對焦嚴重變慢
B.改變反光鏡之後的光路(A350),不改變反光鏡位置,而在反光鏡之後的五面鏡上做改動,在想用LCD取景時,移動五面鏡的位置把光線切換至第二感光元件,而不改變對焦糸統的光路,好處是對焦依然快速、省電,缺點是低光源下LCD畫面不易觀看,但完全不影響成像品質
以上…
也許沒有圖示比較難懂
有興趣可以上官網看看A350的的光路設計
是的,沒錯~
就是這樣!
yenps wrote:
A700是鋁鎂機身防塵防滴。
這邊,小弟想補充一下
1.A700不是全鎂鋁合金的機身
看DM,只有上跟前是鎂合金,底部是鋁合金,背面是塑膠製
A900則是全鎂合金機身
或許因為這樣,A700的重量才會比N家的D300或C家的40D/50D輕一些
2.A700原廠DM上寫的是「防塵和防潮」,而不是跟A900一樣的「防滴防塵」
(請問這兩者有何不同??)
另外
防手振技術,A700用的是Super SteadyShot
而A900則採用新一代的防手振技術SteadyShot Inside(同時推出FF及APS-C兩種規格)
防震性能較過去強1.5倍、快1.3倍
看來A700後繼機的防手振性能頗讓人期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