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爽度破表!3.5吋LCD螢幕的SONY T500試用分享

T500錄影畫質很棒 , 手上的Sanyo HD-2 , CASIO S10 低光源時雜訊呈雪花帶馬賽克狀 , T500並無鋸齒邊及馬賽克 , 白色雪花另有一番菲林機風情 , 錄影變焦時鏡頭對焦速度雖離DV有一段差距但跟其他DC比較算相當快速 , 變焦時鏡頭伸縮不會爆衝 , 手感很好控制 !
光線充足時錄影畫質直逼SR-12 , 唯對比稍嫌不足 , 明顯較SR-12缺乏層次感 (12980元比44900元有點離譜...呵呵)
T500的錄音也值得讚賞 , 除不支援外接麥克風外 , 小弟認為跟SR-12幾無差距 !
說缺點比較實在 :
太耗電 !
曾經用過很多機種 , 省電能力還是 CASIO名不虛傳(畫質不予置評) , T500耗電只能用恐龍級比喻 !

錄影10分鐘限制 , 這點我比較不在乎 , 10分鐘真的很久 , 且剪輯軟體也很普遍 ! ( 各廠共同缺點 )

內閃如同雞肋 ! 常發生打光不均勻拍出明暗對比太強的花臉 , 需用慢速閃光模式改善 , 迫使快門無法提高
(這應該是口袋機通病, T500特別明顯 , 猜測可能跟繪圖引擎被閹割有關)

無內建iSCN
個人不喜歡用iSCN , 雖然場景判斷很準, 如拍人像會自動開啟防紅眼 , 拍夜景會拉高ISO , 上角架 , 運動 , 煙火....也能自動辨識....等等 , 但ISO常常是200以上起跳 , 對於ISO能力不足的口袋機而言等於自曝其短 , 以Sony精湛防手震技術 , 小弟認為快門在1/15秒小弟可以穩住相機 , 但iSCN卻不這麼認為一意孤行的拉高ISO , 但科技始終源自於懶惰 , 偶爾也會想當一下懶人 , 反正縮圖無美醜 !

外型部分個人認為T500比較優 , 因為多了一片握把 , 除可更穩定手持相機外 , 看起來也更有料 , 但T700搭配
皮套整體造型 , 看起來更能擄獲客戶芳心 !

T系列鏡頭設計在左上方 , 雙手拍攝手不稍加注意手指常會入鏡 ~~~ 吼 !

拍照畫質部分T500跟T700一樣 , 沒有誰比較好(小弟仔細比對過) 差別在T500比較笨 , 需要一點底子 ,
LCD 23萬 對上 92萬 畫素 , 辨識力要夠 , 需要時間摸索LCD差異 , 就能拍好照片
缺少BIONZ 影像處理器 , T500比較笨一點 , 無法對影像做最佳化 , BIONZ引擎內許多自動優化參數T500自然
無法享用 , 這需要時間摸索相機特性 , 進化拍攝技巧 !
焦段33-165 mm 對上 35-140 mm T500明顯勝出
快門速度1/4-1/1600 對上 1/4~1/1000 T500 勝出
內建記憶體容量 4 MB 對上 4000 MB T700 大勝
Super CCD , 有效畫素值 , 卡爾蔡司 Vario-Tessar 都一樣
錄影格式
720 細緻 MPEG4 AVC/H.264, 1280 x 720 約每秒 30 格畫面 約 9Mbps 漸進式掃描 720 標準 MPEG4 AVC/H.264,1280 x 720 約每秒 30 格畫面 約 6Mbps 漸進式掃描 VGA MPEG4 AVC/H.264,640X480 約每秒 30 格畫面 約 3Mbps 漸進式掃描
對上
640 細緻 VX 細緻 640x480,約30fps 640 標準 VX 標準 640x480,約16.6fps 320 QVGA 320x240,約8.3fps
T500就是靠錄影才敢閹割BIONZ引擎 , 不贏還像話嗎 ? 不過各家目前也紛紛提供HD錄影 , 我想今年各廠商
要買家掏錢把戲應該是錄影格式大戰吧 ! 單眼相機都開打了 , 靠免鏡頭及錄影的消費機沒理由不跟進
~~ 唉 ! 數位時代 , 晚買多享受 !
之所以買T500主要是拍小孩 , 因為小孩隨時在動 , 很難安靜停下來讓你拍 , 口袋機ISO頂多敢用400 , 夜景的話
還不敢開上400 , 畫質差到需做大尺度縮圖(各家都一樣 ! 嗯 ~ 誰說畫素無用論 ?) , 所以快門始終拉不上來 , 乾脆用錄影 , 但每次衝去防潮箱拿SR-12總錯過精彩畫面 , 乾脆買T500擺床邊 , 日光燈一開就可拍出清晰畫質影音 . 如果把錄影跟照相看做同等重要 , T500應該是很棒的選擇


看了這片分享文以後...
我真的認為鏡頭後面的那顆頭才最重要.

你給我一台FX/FF機+鏡皇我也拍不出這種照片.
同樣的梗對剩鬥士只能用一次, 燃燒吧洨宇宙~
LCD大就是好嗎?更耗電吧 = =
拍沒幾張就沒電了大LCD有比較好嗎?
原則上3吋以下就夠用了
再上去好像沒有意義(還不如多個觀景窗才有意義)
taiwan_digital wrote:
這時候筆者不禁低頭看看手上1.2吋LCD螢幕迷你款的數位相機,螢幕解析度還只有12萬像素之時,不禁感嘆........(恕刪)


以前1.2吋解析度本來就不會太高,當時的12萬像素已經很不錯算是1.2吋的標準值以上了吧 = =
反過來想,現在的2.5~3.5吋大多還只是用23萬像素不也剛剛好而已
1.2吋是12萬畫素,1.2吋X2=現在的2.4吋LCD ; 12萬畫素X2=現在的24萬畫素顯像
2.5吋以上之LCD理應要有24萬以上畫素,實際卻普遍只有的23萬多畫素,如此比較下來
以前1.2吋的12萬畫素還比現在的2.5吋23萬畫素還更高咧
所以樓主拿以前的規格來跟現在的規格比較真的不太恰當啊~~
1.2" screen area is only 1/4 of 2.4" screen, not 1/2.

KGB2007+ wrote:
以前1.2吋解析度本...(恕刪)
說明書上可有註明
連接底座的電源線或變壓器的型號?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