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價差在五千以上,而且公司貨沒有良好的代理商,我應該以水貨為優先,若價差在三,四千以內,而且代理商的風評不錯,我就會考慮公司貨.
小笨賢2 wrote:
嘿嘿...不要跟電...(恕刪)
ccd 跟cmos 都是半導體 不過架構不一樣
cmos的感光元件很類似 積體電路的 PMOS+NMOS的平衡架構 所以稱為CMOS
CCD又是一種架構
給你參考一下:
*
CCD 英文全名 Charge Coupled Device,感光耦合元件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感光耦合元件〉為數位相機中可記錄光線變化的半導體,通常以百萬像素〈megapixel〉 為單位。數位相機規格中的多少百萬像素,指的就是CCD的解析度,也 代表著這台數位相機的 CCD 上有多少感光元件。 CCD 主要材質為矽晶半導體,基本原理類似 CASIO 計算機上的太陽能電池,透過光電效應,由感光元件表面感應來源光線,從而轉換成儲存電荷的能力。簡單的說,當 CCD 表面接受到快門開啟,鏡頭進來的光線照射時, 即會將光線的能量轉換成電荷,光線越強、電荷也就越多,這些電荷就成為判斷光線強弱大小的依據。CCD 元件上安排有通道線路,將這些電荷傳輸至放大解碼原件,就能還原 所有CCD上感光元件產生的訊號,並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此一特性,使得 CCD 通用在數位相機〈Digital Camera〉與掃瞄器〈Scanner〉上,作為目前最大宗之感光元件來源。
*
CMOS 英文全名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
CMOS和CCD一樣同為在數位相機中可記錄光線變化的半導體 ,外觀上幾乎無分軒輊。但,CMOS的製造技術和CCD 不同,反而比較接近一般電腦晶片。CMOS 的材質主要是利用矽和鍺這兩種元素所做成的半導體,使其在CMOS上共存著帶N(帶 – 電) 和 P(帶 + 電)級的半導體,這兩個互補效應所產生的電流即可被處理晶片紀錄和解讀成影像。然而,CMOS因為在畫素的旁邊就放置了訊號放大器,導致其缺點容易出現雜點 ,特別是處理快速變化的影像時,由於電流變化過於頻繁而會產生過熱的現象,更使得雜訊難以抑制。
http://www.digital.idv.tw/DIGITAL/Classroom/MROH-CLASS/oh2/index-oh2.htm
PS: 不是所有半導體都是CMOS架構 還有BJT 的架構 還有NMOS + pull high 電阻的架構
還有PMOS + pull down電阻的架構....等等
所以勸你不要把CMOS當成所有數位半導體的一切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小笨賢2 wrote:
而CCD比較早出現... 也都泛稱攝影單元!!
名詞是人創造的沒錯, 所以愛怎麼用都可以隨人高興. 但是, 你在跟大家的溝通中, 必須要有眾人能夠正確理解的名詞, 這樣才不會讓人混淆. 小baby自創名詞大人會覺得很可愛, 但若大人用眾人在理解中有差異的名詞, 這就不怎麼有趣了!

現在在大家的溝通中, 沒有人把CCD來泛稱攝影單元的, 中外皆然, 因為CCD只是不同的攝影(或感光)單元當中的其中一種而已, 即使它比較早出現, 也並不能來代表所有的單元來讓你泛稱. 就像你不能拿比較早出現的映像管(CRT)螢幕來泛稱還包括LCD在內的所有螢幕一樣, 討論這種東西一定要講清楚. 你若要用泛稱的名詞, 用"sensor"這一個字, 就一切清清楚楚, 也不需要這麼多人來質疑與糾正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