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E接環有無可能推出類似PF或DO鏡頭?

必須要修正我的說法

原來N家已採用線性馬達(雖最晚)
但砲鏡比C家早 S家晚
但是下放速度慢

Canon 則先下放, 不當主力
在2016 年有導入線性馬達
為Nano USM
或許比S家早

當時Nano USM強調輕巧平順
(或許當時認為線性馬達出力太小)
故非用在砲鏡上, 而是相對輕巧的變焦鏡

但在2019年
RF 70-200 2.8有用上(兩組線性馬達)

最早將線性馬達用在砲鏡
是SONY
SONY 比較有遠見
最早定調最高貴的砲鏡改用線性馬達

線性馬達出力或許沒環形馬達大
因環形馬達"或許可用齒輪組"輕易放大扭矩(代價就是旋轉行程也放大)

線性馬達出力要大
大概就只能靠真功夫(馬達輸出功率變大)

所以SONY 定調線性馬達方向後
大幅改革鏡片鏡組設計
強迫輕量化對焦鏡組部分的重量
降低慣性
匹配線性馬達出力較小問題
但是對焦行程為直線(故大幅縮短)

或許對整體重量減少幫助不大
Crossmatch大
展示了CANON RF 400 f2.8未採用線性馬達
重量還輕過SONY 400 f2.8
是出乎我意料

但是線性馬達至少會達成目標是
A對焦行程大幅縮短
B對焦速度也會明顯提升
C就算推力可能不如環形馬達

A,B 優點克服了C缺點

Canon 2016 最早導入線性馬達, 卻不重用
有如當初的Kodak

最早誕生數位相機
但卻未重用它
被它牌捷足先登

不過Canon不像Kodak守舊到破產
其他領域還過的So far so good
"November Rain"
elfwong wrote:
Canon 2016 最早導入線性馬達, 卻不重用


因為如果沒有 Sony 雙/四 XD馬達, RF 50, 85L 的對焦表現也是無可挑剔, AFC eye AF 一樣咬得緊緊的.

但Sony 最近的 3 支 GM 定焦 (135, 50, 35) XD 馬達實在太強, 又或是鏡頭對焦組件設計也好. 緊纏目標能力還在RF之上, 才將C 比下來.. 所以我很期待 FE 85 1.2 GM II 用上雙/四 XD馬達
我覺得想得太誇張了
鏡頭馬達最基本還是給多少動力就發揮多少動力,而且受限於鏡頭供電
像Nikon 58 0.95的對焦組,以現在接環提供的動力是不可能驅動的
所以對焦組選擇和設計本身是重中之重
我猜想你指的行程是指環形馬達有轉動,斜線行程比直線長這種意思

Canon都有用線性馬達,但和環形一樣,都是超音波驅動,而實際上普通線性馬達驅動力比不上環形

Sony的xd馬達所用技術資訊很少,不過可以看到的資訊都是說動力強震動強,因此會選輕便的鏡組減少震動,同時對焦組件多是塑料,但較傳統環形馬達更適合錄影用,nikon在z400 2.8用的音驅馬達可能就是同級技術

其他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浮動對焦組,環形靜音但做不了浮動,這也是錄影不便的原因吧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