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hua0317 wrote:1. 那是我的錯誤,(恕刪) 如果說是要呈現真實的鏡頭模樣,那是不是要連機身型號、參數設置都要一併規範?眾所周知,不同廠牌的相機發色已經是大相逕庭,更別說各家還有各家的風格檔。這些變數加上去,你看到相機"直出"的圖真的能呈現這顆鏡頭的真實特性嗎?
minhua0317 wrote:誠心請教一件事情玩老(恕刪) 使用老鏡路過老鏡玩光學 - 同意玩發色 - 不太同意底片時代不同膠卷跟暗房技術 ,成像顏色就不同了。到了數位時代,機身、風格檔,可玩的差異又更多了。若真的要講發色 請問用什麼機身跟設定才是基準。
kblover wrote:真的很動人DSLR時代留下的鏡頭雖然又大又重但是轉接到SONY身上重生之後,那個蔡司的成像依然是讓人無比熟悉的美! 我覺得蔡司厲害之處是各種系列居然都可以做出特色且優秀,甚至是多產讓人完全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