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分期一次買好基本組合就是 A7III+Tamron17-28、28-75、SONY FE24-105 三隻挑一隻剩下的再來慢慢新增,沒這種基本配置,有機身跟沒機身差不多了還有別買 A7III Kit ,28-70超爛,創下我擁有的鏡頭中最短命,擁有3day 實際上場拍攝15min→收起來賣掉
預算緊,就檢一隻老蛙廣角先頂著。或是檢一顆16-35za水貨,夠你頂了(我半年前也是這樣,外加一管24-105)。反正頂不住你就會賣掉了。至於騰龍,我不推薦的理由在於,風景攝影環境大多不是很好,它的鏡身作工讓我不放心,也沒有固定扣鎖,而且我無法接受那散景。當初想換也有把騰龍列入考量,但實際摸到跟試拍後,就直接刪去了。你要星空攝影的話,sigma 14f1.8,24f1.4gm,或是乳摸說的明年會有廣角gm鏡頭的發表,很多夠你選的。給你參考看看,你最終還是要登頂的(拍肩
umax wrote:刷分期一次買好基本組(恕刪) 對大大建議的這幾支鏡頭好像也是擁有A7的玩家使用最多比例的鏡頭目前有再想買24~105配一隻廣角大光圈可是這個廣角大光圈如果撇除sigma 14f1.8另外一隻Tamron 17-28mm F2.8這隻變焦的不知道怎樣因為以前前輩跟我說以拍攝出來的成品來說定焦的幾乎都會勝變焦鏡
裘寶 wrote:以拍攝出來的成品來說定焦的幾乎都會勝變焦鏡(恕刪) 因為基本上定焦鏡的畫質比變焦鏡好,但定焦鏡少了變焦的方便性,構圖上比較需要技巧另外sony的鏡頭不是說FF就是給全幅,FE是給APSCFF=full frame 全片幅FE是指接環卡口,全片幅、APS-C、M3/4都可以裝上FE鏡頭給APS-C專用的會變成e-mount,相容於APS-C、M3/4系統,裝上FF機身會自動轉換成APS-C模式自己本身剛入手A73,當時猶豫28-75或是24-105,但還是選擇24-105,雖然光圈差了1級,但A73高感優勢可以補足,另外廣角更廣,望遠更遠,利用105望遠端+光圈全開,效果會比75端F2.8還好,廣角端通常都是拍景,用大光圈也沒用,縮一點換取更銳利的畫質接下來下一支鏡頭也是在看廣角目前正在考慮sigma 14-24 F2.8 (缺點是鏡片是凸的,無法裝濾鏡)和sony FE 16-35 F2.8 (缺點就是貴!)我不考慮tamron17-24是因為以上述這三支來說騰龍的廣角端最小,又只有到24端一樣只到24端那我寧可選sigma 14-24,但是因為鏡片關係所以也在考慮是否直接上16-35畢竟16-35涵蓋了35端的街拍視角,用來拍全身人像也很可以16-35 F4不考慮,如果要拍星空 F2.8還是實用一點不過不管選擇sigma14-24或是sony 16-35最後最後,我一定會再購入一支超廣角定焦目前清單就是sigma 14mm f1.8、laowa 15mm f2.0、laowa 12mm f2.8(這大概是1年後的事了哈哈哈)
裘寶 wrote:對大大建議的這幾支鏡(恕刪) 我自己是一定會買齊Tamron 大三元,沒辦法人窮,要認份GM太高貴我買不起 ,ZA我只買得起FE55F1.8ZA●17-28mm F/2.8 DiIII RXD (Model A046)●28-75mm F/2.8 DiIII RXD (Model A036) 目前已購入這隻●70-180mm F/2.8 DiIII VXD (Model A056)自己的28-75相片區[蓋樓集中區]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 A036 for SONY FE
裘寶 wrote:大大說的真一針見血...(恕刪) 默默的,你會發現拍星空題材最終還是得投資赤道儀。拍著拍著迎來日出,或是等待入夜那晚霞讓你覺得非拍不可,你就會開始瘋狂投資濾鏡架跟一堆nd鏡,或是卯起來勤練刷卡神功。當你拍膩廣角,想來點長焦的壓縮風景大片時,就驚覺r3的美好,長焦鏡頭掛上增距鏡還不夠你拍時,就會慶幸自己的r3裁切後還夠撐的住你的需求。但是你知道的,男人總是要更多的快感,默默發現r4那喪心病狂的高畫素在裁切後,還讓你的畫面依然堅挺威猛無比..最後默默的陷入那無底洞的泥沼之中。多年過去,你已成為風景星空鬼見愁的高手達人後,驀然回首後驚覺大光圈,高iso好像不再像當初如此看重時,才發現已經白髮蒼蒼,後悔當初不拍妹子拍星空與風光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