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二七 wrote:
現在c家的鏡頭現在都...(恕刪)
錢嘛 ! 買一次鏡頭削一次馬達錢當然好
馬達要錢 , 號稱靜音的SSM更貴 !
就消費者而言機身內建馬達擇性更多 ! 可選副廠無內建馬達鏡頭 , 可選一般馬達(有些人不介意噪音)
就長期來看 , 鏡頭加裝馬達 , 防震 , 價錢只會越來越貴 , 越不利往後市場競爭 !
不但如此就鏡頭本身而言 , 無法輕量化及瘦身 , 更不符時代潮流(大就是美 , 大就是專業的虛榮者除外)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DSLR市場 C , N , 的利潤將越來越少 ! S 家價格可操作的空間將越來越大 !
說句真話除ISO外我已經想不出不換 S 家的理由 !
PS: D3 如果機身放棄馬達設計 , 才有所謂 N 家將全面導入鏡頭內建馬達說法 ! 否則低階相機不內建馬達
就是 : 偷料 , 偷料 , 偷料 , ! 沒什麼好辯解的 !
另外~CANON的相機好像都沒有機身馬達喔~~
^^^^^^^^^^^^^^^^^^^^
我是依我個人主觀的感受來介斷這是件鳥事,
我覺得鳥就是鳥。
canon沒有機身馬達嗎?這我真的不知道了,
350d、400d都沒有嗎?
怎麼就沒聽過他們有鏡頭相容的問題?
第一家做出好用的自動對焦SLR的廠家,正是Minolta。
1985年Minolta 7000出來的時候,乾淨俐落的對焦動作,讓所有看過Canon T系列相機的使用者驚豔不已。
CANON是後來才加入的,因為大口徑望遠鏡頭用機身馬達驅動不易,才開始在鏡頭上加裝對焦用超音波馬達。於是對焦速度大幅提昇,因此後來拍體育活動的攝影記者,一半以上是Canon的愛用者。
Nikon進入自動對焦比Minolta Canon晚了兩年,他的自動對焦技術一直普普通通。
明白了這段歷史之後,回過來看機身馬達這件事情就很清楚了。
Sony的相機既然是Minolta的傳承,有機身馬達就是必然的。
從前在使用135相機的時代,一般常拍的玩家可以維持1/30秒快門不會晃動
現在有了防手震,可以挑戰1/15 -1/8秒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