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備機問題討論]以A7RIII為基準來選備機:全幅鏡接APS-C機身,能獲得實際益處的情況有哪些?

恍似 wrote:
我也不懂
因為樓上二...(恕刪)


個人的SONY系統,就是一台FF A7R2,後來又買了APS-C A6300,

雙機身出動,一起拍,全部用FF的鏡頭,同一顆12-24mm頭裝在不同機身就是不一樣的焦段,

說實在的沒有特別去比較FF頭裝APS-C機身,畫質減了多少,

但以個人講求影像銳利度跟邊角素質的個性來說,目前這樣都還能接受。

也沒有投資APS-C鏡頭的打算,多帶一組APS-C鏡頭出門真的是多重的,

也不能互用,唯一想買的可能是老蛙那顆9MM的,相當輕巧。

nathanlai wrote:
感謝分享,不過排版實在太亂,所以有點難懂。
個人覺得買Sony APSC機身主要是為了鏡頭輕巧,全幅機主機不會比APSC重到哪去(約200g),如果鏡頭全部是全幅的,備機我還是會買全幅機,要高速對焦買A7III或A9,要便宜買舊款(其實數年前的一代7R到現在拍出來畫質還是很不錯)



MING CHAN wrote:
贊同!

a7r 465g
a6500 453g

只重了 12g,a7r對焦足夠應付靜態題材,畫質也很優!

而且全幅機要變apsc焦段可以,但apsc機要變全幅就不行.

感謝二位的建言,

以焦段不打折、完美畫質的角度來說:

就是再配一台全幅機:便宜夠用的A7R

以我個人首要考慮精減重量,畫質次之的角度來說,
與A7R相比
NEX-5R輕189克, A5100輕182克

是足夠吸引人的重量差。

目前
A7RIII:657克
NEX-5R:276克
SEL70300G:854克
騰龍28-75:550克
神牛X1TS引閃器:100克

神牛TT350S:210克
三角架:1100克
小米20000行動電源:330克

不含備用電池,已達4077克

假如不用帶腳架,背包可以輕得多吧?

所以我傾向找輕巧的備機。

恍似 wrote:
以我個人首要考慮精...(恕刪)


我們家目前出外是以下配備:
1. A7R2配2470GM, 應付大部分拍攝需求
2. A7R配90G, 應付靜態風景或是微距等需求(如果要拍人就會把90G上到A7R2)
3. a5100配Touit 32mmF1.8, 應付室內或是低光環境需求

然後MC-11+Canon 70200 f/4L IS USM和Samyang 14mm f/2.8則隨時帶著, 以備長焦距和廣角使用......
其實也蠻累的,
關注此篇貼文, 看看能不能再優化
也謝謝版主分享!
cathurine wrote:
我們家目前出外是以下...(恕刪)


你的配備重量太驚人了!

我原先是D610+24-70 2.8G ,D610+85 1.4G

焦段完全符合使用需求,就是重量太重了,光2機2鏡就接近3.3kg ,只好更換配備

目前XT2+50/f2 ,XH1+23/f2,2機2鏡重量不到1.6公斤無壓力,XH1錄影有5軸防手震支持沒上3軸穩定器也堪用。

cathurine wrote:
我們家目前出外是以...(恕刪)

謝謝您,

這邊是開放樓,

我們希望能根據不同情境、焦段需求的同好

提供好用的配套,

希望新手老手都能找到、分享適合自己的路。
A7RIII裝2875F2.8
開APS-C模式,得到40-112.5焦段
等於一次擁有28-112.5焦段

而A6500用適馬16F1.4得到24F1.4
或老蛙9F2.8得到13.5焦段
這樣就有廣角了

如A7RIII的28mm暫時夠用的話
6500就先接70300G
有需要廣角再換上以上這兩顆廣角鏡頭

再如果真不想買APS-C鏡頭
只想要FF鏡頭接APS-C機身的話
那就老蛙12F2.8或15F2或15F4接在6500上
這樣也有18mm或22.5廣角
或接韓國三陽的14F2.8得到21
恍似 wrote:
我也不懂
因為樓上二...(恕刪)


g2208448 wrote:
這結果挺讓人意外的
...(恕刪)


其實就只是裁切畫素減少造成的影響而已,拍照不用想得那麼複雜,好好善用手上的設備就是了,以個人對相片畫質要求那麼龜毛的人,坦白說要去比較A7R3+90微(全幅鏡)+DCR250及A7R3+55210(apsc鏡)+DCR250在3000*2000縮圖(一般flickr相片也只提供2048*1365的縮圖)中解析度的表現,我也沒辦法判斷差異,但若放全尺寸大圖檢視當然就會有明顯差別,本來要用食蟲虻來應證,不過8樓蝦仔兄已示範,就換個物種好了

以下兩張相片可以先盲測看看,都有拍攝機型及參數可參考,當然拍攝環境及參數設定會影響結果,不過主要拿來比較的是蟲體身上絨毛的清晰度。

鹿角蟬 by Jeremy Huang, 於 Flickr

鹿角蟬 by Jeremy Huang, 於 Flickr

若覺得可能是拍攝主體太大其細節不足以考驗鏡頭,其實角蟬長度不及小指的寬度,以拍攝這麼小物種身上的絨毛,都沒法清晰分辨差異的情況下,平常拍照又能分辨出甚麼差異!


我也是5D2換過來的
建議你先全部留著,單買R3或73+BM5或MC11
原生鏡慢慢研究,買了再換掉同焦段L鏡

颯翎 wrote:
看完大大的分享,小...(恕刪)

April9999 wrote:
我也是5D2換過來的
建議你先全部留著,單買R3或73+BM5或MC11
原生鏡慢慢研究,買了再換掉同焦段L鏡


+1

本樓非預算無上限之土豪樓,

先購機身,嚐試(習慣)機身性能與享受SONY黑科技帶來的方便

習慣機身(或不滿足轉接效果)時,

再根據使用習慣購入最常用焦段原生鏡,

一支支慢慢換,

真不滿意,跳回去還有原本鏡頭群撐著。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