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hbill wrote:也可以反過來想,Sony...(恕刪) 肯定的55mm開口的50 1.8成相跟開口46的相差無幾,從這就能知道技術差距不過sony一開始發展是把系統小型化的方向走,所以沒想到開那麼大,不過說這也沒用了,我也不支持帶得出去的鏡頭才是好頭,z環的50頭就是比55重一截
klhbill wrote:也可以反過來想,Sony...(恕刪) 怎麼不反過來想Leica M 42mm卡口小得可憐鏡頭素質怎麼還是頂尖?還能做0.95?D大先前有發文解釋短法蘭本來就可以消彌小卡口的劣勢尼康現在既短法蘭又超大卡口說實話就是在創造一個超級舒適圈但事情永遠是Trade off不會只有好處沒壞處就目前簡單看基本上這個卡口就已經讓APSC在“商業上”被放生了
klhbill wrote:Sony A7及A9...(恕刪) 不會~Sony現在應該很開心,繼續爽爽賣等9月發表A7SIII,三代機都齊全了話說以前Sony出新鏡,MTF表現好都會被酸說只會看數據、只有銳利度、只會靠數位修正巴拉巴拉像是立體感、空氣感、氛圍感都沒有,成像不如CN怎麼N家現在也這麼重視MTF了嗎
作為老鏡玩家,確實期待著無反百家齊放互相競爭的情況如果不是nikon z6/z7 的推出,不會有A73 接近a9的功能及平宜的價格如果不是nikon z7 的推出,a7r3 不會短期內再降價作為用家確實希望各廠有良性競爭Nikon Z 無反的鏡頭的roadmap 清楚看到Nikon 將會把重心放在無反系統上短短三年內可以推出 20/24/35/50/85mm F1.8 lines 鏡頭群兩支f2.8 zoom、兩支f4 zoom ,兩棵大光圈50mm f0.95、f1.2足見nikon的光學技朮是非常優良nikon 單反上f1.8 鏡頭群cp 值極高,相信無反f1.8 鏡頭亦不錯我看到的是nikon 覺得無反 f1.8 才是主打鏡頭f1.8可以在高質、輕巧、價錢上取得較好平衡需要再高質的用家,可能直上f1.2 鏡頭會更好,我猜可能f1.4都要72-77mm 口徑不如直接上f1.2 更有看頭鏡頭設計、推出安排確實比sony 更明白用家所要缺點:我猜暫時nikon 還是沒有考慮推出低階的無反,而口徑大亦讓機身很難再小巧一點沒有低層的用戶,一步步升級,現在只靠老用戶或高消費戶如果一開始可以把機身連2470kit+ 接環價錢大幅降低1/3 賣大包吸引舊用戶轉往無反系統,加大無反用戶數量才是最重要的事情nikon 第一代機身還有大量地方需要改善,你看連手柄都未及時可以推出就明白,推出得非常急sony也是要三代時間才能處理電池的問題只可以說,nikon是看著sony 無反來設計及回應市場由於nikon 已認真及快速回應無反系統的推出canon 也不可以再慢慢推牙膏我也非常期待canon 無反相機、鏡頭的推出不竟canon 還有一個大大的單反包伏要平衡sony 回應nikon、canon 無反系統在機身設計上應該會更加加強操控、touch scr 操作、menu 設計等等sony a7 系機身需要改量的地方還有非常多鏡頭群雖然已經成形,但還是缺少了輕巧、實用f2 /f1.8 鏡頭群起馬fe35/2 是用家期望的有競爭才有進步
Jemshon wrote:+100近幾年誰是市...(恕刪) Sony的策略或許是把全片幅市搞大,高端改推中片幅,所以沒在在乎全片幅相機價格,降價一次可以萬元以上,一年降3次(A7R2為例),為搶市佔率,反正我社CMOS多啊。S社這幾年或許就會推中片幅的無反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