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ka wrote:舉錯例子了吧? 1670Z...(恕刪) 真實單買XF18-55也不算便宜的!我也說了16-70這枝鏡是除了價錢貴了!其實畫質算不錯,當然你要比16-55F2.8也可以!比比等效105mm段和重量吧!而且我也沒說富X壞話一枝比18-55貴的鏡和他畫質平手至較優你覺這評語很差嗎?
1670定價已經逼近XF1655了(30k vs 33k左右)XF1855即使以官方單鏡定價來看, 也只落在21k左右雖然我也覺得XF1855單鏡定價太豪洨但畢竟人家有大量推搭機身的kit組所以市場價格實際上10k(拆鏡水貨)左右就能入手1670定價相較之下更是豪洨而且sony又吝於大量推動kit組搭配銷售定價原本就過高, 再加上沒有kit組的平抑市場價格作用就是落得現在的普遍評價: 貴、畫質不算上等、有必要貼藍標嗎?如果1670是定價22k, 實際市場價格18~15k(水)左右就能入手的話基本上會嫌它的人就會少很多
大概吧...我的16-70z公司貨就是兩年前17K價格入手別人轉讓的。所以我真的不覺得這隻鏡有甚麼問題...其他APSC E-mount鏡頭的缺點,別樓版友已經分享說得很清楚,基本上如果能找到15~17K品項不錯的16-70z,就不要猶豫了。除非要上全幅,不然出門旅行一機一鏡就是16-70z唯一正解。後來看到Pana GX85搭配12-32,蠻心動機身性能和輕便性,入手玩了幾下還是覺得A6000/16-70z的直出發色我比較喜歡。A6000/16-70z玩了兩年多,到現在還是不想換機。另外一提,A6000拍人像的測光有一點我蠻喜歡的,就是開啟人臉對焦之後整張照片的曝光會以人臉為基準,這真的很方便,GX85也有類似的功能,但是GX85人臉偵測的靈敏度比起A6000真的差太多了。
絕對是有升級感。沒有買1670之前,我也以為跟1650差不多。但有了1670后,就不想用1650了(除非需要便攜性)。1670對我來說主要滿足了等效24-105的焦段(作為標變鏡,24廣角對我很重要,長焦端可以忍一忍)、體積(直徑和長度再多一點我就受不了了)、畫質(習慣了1670的扎實畫質,再回去用1650,會覺得“由奢入儉難”)。唯一就是價格看起來貴了點,但又找不到替代品,只能一直用下去
czy wrote:a6000,1650...(恕刪) 同感,之前也是两个都有,有了16-70后,就把16-50送人了。重点是16-70在F4的时候,画质和锐度就很不错。这一点可能会存在个体差异,因为我买的时候碰到了一个F4很肉的镜头,退了,换了一个,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