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林 wrote:
一顆鏡頭要連續拆裝12次,又擔心環境光跑掉實在有難度...(恕刪)
了解,吉大辛苦了!
其實為何要拘泥在用同一台機身呢


既然這些論者會要求機身校正要打開,因為"總和戰力才是最終表現"、"鏡頭設計者可能會把校正交給機身來完成、開啟才公平"云云,那為什麼轉接過的鏡頭在喪失這項功能狀況下去比較是公平的?用本廠AF功能取得最佳對焦不需要被考慮嗎?

01評測屬於實用層面,並不涉及科學數據取得;跨品牌集評實際上是選擇系統的參考,以此次為例,最終Nikon鏡還是要回到850或810上工作、Canon鏡也會回到5Ds或5D4上,個人覺得還是各自裝在同級數同時期機身上測試,比較屬於有意義的公平。
jenhoxen wrote:
其實為何要拘泥在用同一台機身呢網路出嘴的是會說這樣才公平啦...(恕刪)
真的要討論公平很困難
就算不都用S家的機器 (只有S家可以全部都接)
要和R3 + 24105G比較的機器
該是5D3 + 24105L? 會不會被說前一代機身不準
該是5D4 + 24105L? 會不會被說畫素少1200萬不準
該是5DS (R) + 24105L? 會不會被說畫素多800萬不準
你所謂的網路出嘴的
其實想得很多
會固定一個基礎
至少畫素 (機身) 是同樣的,變因比較是鏡頭面的
雖然實際操作有人為因素 有鏡頭校正因素
但我並不覺得各家用各家的會更好
如果5DS R3 D850 相比
勢必得都縮圖為42MP 才算公平
那是不是又要吵縮圖非直出 等等的議題了呢?
吉姆皇很用心測試沒錯,但本來評測文就是給人討論用的呀

痞客邦: http://stfeelva0802.pixnet.net/blog
內文搜尋

X